力乐书屋 - 建筑设备 - pdf 电子书 免费 下载地址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4-07-01 08:03:15

建筑设备 pdf 电子书 免费 下载地址

建筑设备 pdf格式下载
建筑设备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60824925
  • 作者:陈妙芳 编 
  •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2-10
  • 页数:424
  • 价格:35.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4-07-01 08:03:15

内容简介:

现代建筑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体,《建筑设备》按我国最新颁布的法规、规范、规程、规定,详细地阐述了建筑设备各学科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介绍建筑给水排水、热水供应、消防给水、建筑供热、建筑通风、空气调节、建筑防烟排烟、燃气供应、建筑供配电、建筑照明、建筑电信和建筑智能化过程控制等现代建筑设备内容。《建筑设备》可作为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环境艺术、风景旅游、环境工程、建筑工程、工程管理等学科相关专业的基础教材,也可作为注册建筑师的考试复习资料,并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建筑设备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建筑设备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建筑设备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现代建筑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体,《建筑设备》按我国最新颁布的法规、规范、规程、规定,详细地阐述了建筑设备各学科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介绍建筑给水排水、热水供应、消防给水、建筑供热、建筑通风、空气调节、建筑防烟排烟、燃气供应、建筑供配电、建筑照明、建筑电信和建筑智能化过程控制等现代建筑设备内容。《建筑设备》可作为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环境艺术、风景旅游、环境工程、建筑工程、工程管理等学科相关专业的基础教材,也可作为注册建筑师的考试复习资料,并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精彩短评:

  • 作者: 发布时间:2016-11-08 21:09:39

    重温以前课堂上除了“下课”一句话都没有听过的设备课。然后觉得还好当时没听,没有工作经验,听了也白听。

  • 作者: Tiger2004 发布时间:2012-02-26 15:56:56

    我写很差 是因为我看不懂

  • 作者: 盛夏光年 发布时间:2013-06-27 22:34:57

    你明白的它花了好多给你讲 你不明白的它一句话带过 然后给你一种不明觉厉的错觉 并且让你迷失方向 不知道你在看什么

  • 作者: momo 发布时间:2024-04-22 02:31:35

    菩提萨埵

  • 作者: 大理石 发布时间:2010-06-27 21:11:25

    错别字太多,罗里吧嗦的废话太多

  • 作者: 暖暖 发布时间:2012-05-06 13:58:20

    转二手转二手


深度书评:

  • 叶广芩和她的家族小说

    作者:自己的园地 发布时间:2019-04-24 09:37:30

    1

    当代女作家中,叶广芩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她不仅是一个实力派作家,获得过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百花文学奖、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柳青文学奖、萧红文学奖、中国女性文学奖等。而且有一个头衔,是其他作家无法比拟的,那就是:格格作家。

    其实,一直以来,在很多场合,叶广芩都被称为“格格作家”。叶广芩是真正的天潢贵胄,是如假包换的贵族后裔。叶老师的祖上姓叶赫那拉氏。在清代,叶赫那拉是一个庞大而辉煌的姓氏,以出皇后而著名,最著名的就是慈禧了。叶赫那拉氏中先后有五位女子入住过中宫,至于嫔、妃之类就更不在话下了。辛亥革命后,这个姓氏才简姓‘叶’。

    叶广芩就出生在这样的一个家族。她的爷爷是慈禧的亲弟弟桂祥,曾出任过工部右侍郎、御前侍卫、正蓝旗满洲都统;父亲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后隆裕皇后的亲弟弟,在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中央美院的前身)教书,颇有艺术家气质。当时,叶家是地道的大家族,如《红楼梦》里的贾府一样的,曾煊赫一时,叶广芩的兄弟姐妹十四人,叶广芩排行十三。不过叶广芩出生的时候,叶家已开始衰落,不复往昔荣华,但叶广芩小时候耳濡目染,受到过贵族子弟吟诗作画、鉴赏古玩、雅号戏曲等的熏陶。

    我们看叶广芩的出身和早年经历:慈禧的侄孙女,隆裕皇后的侄女,受过传统文化的熏陶,经历过家族衰落。

    所以,这样特别的出身,这种家族盛衰带来的独特体验,还有吟诗作画、雅号戏曲等的文化熏陶和耳濡目染,使叶广芩拥有了不同于平民的生活体验和文化修养,为她后来家族小说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也为她的小说注入了特殊的质感。

    也是这样的出身和经历,注定了叶广芩的家族小说,跟我们平时读到、看到的皇家、贵族题材的小说或影视有着巨大的区别,因为我们平时读到或看到的那些,多是作家远距离地将历史档案提取出来然后再加工而创作出来的,有距离感,也有历史想象的地方。而叶广芩的小说不同,饱含作者自己的情感和一些真实经历,很多故事和人物与现实生活是可以相互对照的,看起来格外真实,一些地方甚至可以以假乱真,真实得让人误以为这就是作者的家族史。

    文学作品出自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叶广芩家族小说中的叙述者“我”并不等同于作者本人,而是以作者自己为原型而塑造的虚拟人物形象。

    2

    一个作家,除了出身背景,人生经历是其创作时极为重要的因素,人生浓度越饱和,越可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叶广芩即如此。

    除了拥有特别的出身,叶广芩还有着特别丰富的经历,或者说曲折的经历,这对她的创作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叶广芩出生在1948年,1948年,大家知道这是一个战争时期,出生时叶家已不复往昔的繁华,她并没有享受到贵族子弟的锦衣玉食高人一等的生活,也没有享受到贵族身份带来的荣耀和优势,却因出身问题在后来的政治波动中遭逢了很多的悲凉和苦难。她被批斗过,家人四散分离,下乡,1968年离开了出生的故土北京,来到了千里之外的陕西,养猪、种地、做护士、跑记者等。改革开放后的九十年代,四十多岁的叶广芩到日本大学留学学习。回国后叶广芩还曾挂职(在周至)做过八年的县委副书记……

    现在我们把经历丰富的人,称之为有故事的人。叶广芩就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作家丛维熙说过:“生活和命运把谁蹂躏了一番之后,才会把文学给你。”波澜起伏的人生,曲折坎坷的经历,红墙大院与胡同小屋的生活交变,时代风云的变幻,历史文化的变迁,远离故乡、留学外国带来的地域文化、中外文化的碰撞,给了叶广芩无尽的灵感和素材,让她下笔写作时得心应手,过去的人和事源源不断地往外涌,写出一篇篇分量极重的家族小说。

    写到这里,其实有一些感慨。叶广芩在创造这些小说的时候,是48岁。

    有人统计过,大部分作家,在30到 40 岁之间,已写出激情澎湃的成名作。比如,沈从文写《边城》时,32岁;鲁迅写《狂人日记》时,37岁;老舍写《骆驼祥子》时,37岁;村上春树写《挪威的森林》时,38岁;马尔克斯写《百年孤独》时,38岁,等等。而40 到 50 岁,是作家酝酿写作巅峰作品的时期,那一般是作家深思熟虑、笔力深厚、技法纯青的集大成之作。

    而叶广芩 48 岁了,才创作家族小说,可谓是大器晚成。也许正如那句话说的: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人生可以随时开始,只要去做。

    3

    说到逍遥津,大家第一反应想到京剧《逍遥津》。叶广芩用《逍遥津》做书名,有什么深意?

    《逍遥津》这本书是叶广芩的家族小说精华集,取名《逍遥津》,跟京剧有一些关系。叶广芩小时候受到过很多传统文化的熏陶,吟诗作画、鉴赏古玩、雅好戏曲等。戏曲也是从小耳濡目染的其中一项。叶广芩的父亲算是比较专业的京剧票友,不但看过很多名家大师的戏,而且能品评,能鉴赏,《逍遥津》里就有只言片语的文字,比如说“咬字不清”,“个别尖团字的发音不准”,并且能听出“不是没学到家,是偷懒”。

    叶广芩小时候跟着父亲看过很多戏,耳濡目染,对戏曲耳熟能详,所以后来在写作的时候,她就自然而然地把戏曲渗透到了小说里面。叶广芩在书的序里说,是:“借用京剧的魂魄来谈论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来纪念逝去的和依然存在的亲戚朋友,讲述我的街坊四邻。”

    所以从形式上来说,小说就有些京剧的味道。《逍遥津》这本书,由若干篇小说组成,每一篇小说的名字都是一个京剧的名字,整本书,都是用不同的京剧名字串联起来的。在小说中,戏曲是引子,引出跟戏曲相似的人物;戏曲也是预示,预示着跟戏曲相似人物的命运,但又跟戏曲不太一样。就是说,戏曲的人物、情节起伏和小说的人物、故事走向是相呼应的,戏曲和小说的人物往往有着相似的命运和走向。小说里家族人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戏剧故事的再现。

    《逍遥津》包括《逍遥津》《三击掌》《拾玉镯》《小放牛》等深受读者欢迎的小说。全书以第一人称“我”——在书中“我”是小格格——为视角叙述,讲述的是一个姓金的贵族家族的衰落,展现这个庞大家族在清末民初直至现在一百多年,复杂的人物谱系和悲欢离合的命运,以及北京百年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众生相和时代交变的沧桑。书中的人物,上有大宅门里的皇亲国戚世家公子,下有市井里的走卒贩夫摊贩伙计,有世袭的镇国将军,有没落的贵族,有风华绝代的戏曲大师,有发展民族工业的民国实业家,有锦衣玉食的贵族子弟被历史风云变幻的大潮裹挟前行,有受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太监……书中每篇小说都以某个人物为中心,独立成篇,但彼此篇章之间是彼此勾连环环相扣的,读来令人感慨,有沧海桑田之叹。

    4

    我觉得《逍遥津》这本书的魅力有三点:丰满的人物;贵族文化的描写;京味文学。

    首先说丰满的人物。

    因为叶老师是以自己的家族为背景创作的,近乡情怯,所以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情绪,既亲近怀念又批判,既追忆从前贵族生活的文雅闲适,又厌恶八旗子弟闲散慵懒的生活方式;既对家族有着深深的依恋与不舍,又无奈于时代的向前飞奔;既肯定传统文化应该得以继承和保存,又想批判封建糟粕在人们心中留下的文化毒瘤。在这重重矛盾之中,叶广岑的京味家族小说才有了深刻性与丰富性,人物不再用单一的好坏评论,而是一种圆形人物,形象非常丰满。因为这种丰满,在《逍遥津》里,就不需要,也没有大历史大事件,也没有所谓的伟大人物及宏伟叙事,而是一些逸闻趣事和普通人。

    比如《逍遥津》中的七舅爷。七舅爷是典型的八旗子弟后裔,每天提笼架鸟,玩蛐蛐,画风筝,做糖葫芦,什么不务正业的事情都干,就是不谋生计,把全家的生活压力都扔在女儿大秀身上,不管妻儿的死活,妻子难产之际还在看人雕萝卜花,把女儿辛苦挣来的生活费全买了蛐蛐,带着儿子天天作,折腾,“活活把个女儿在家里耽搁着”。七舅爷的儿子青雨,跟七舅爷一样,每天提笼架鸟、溜达折腾,不管不顾姐姐辛苦,后来下海唱戏,又跟汉奸和侵华的日本人厮混在一起。这样的人物让我们厌恶。可是,七舅爷和青雨,又对艺术痴迷,对京剧充满尊敬,对传统文化有很深的眷恋。七舅爷可以一下午一下午地唱《逍遥津》这出戏,直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艺术水准被专业人士称之为“无可挑剔”。青雨呢,比七舅爷更进一步,风华绝代,名噪京城,所以后来引来了汉奸和心怀不轨的日本人。对于七舅爷和青雨这样的人,我们不好说他们是好人还是坏人,也不好简单判定是对是错,只觉得,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对生活的单纯,因为这种热爱与单纯,所以才有这样的结局。

    其实《逍遥津》这本书,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叶广芩她对贵族文化或贵族精神的描写。也因此,有人说叶广芩小说有贵族情结。

    所谓贵族文化或贵族精神,国内暂时并无共识,一般来说,指贵族在长久的贵族生活与贵族文化氛围中所形成的外贵族习惯与贵族品质,表现出来,外化于形的是对日常生活的精致讲究、礼仪规矩、生活程式,内化于心的是追求高雅的精神生活而表现出的文化气质和艺术品位。

    比如说生活精致的描写,表现出来在饮食、居所、装饰、服饰等方面。《逍遥津》都或多或少有所涉及。

    比如对饮食品质的要求。《逍遥津》里有一段话:“七舅爷让闺女大秀给她买炒肝,指明上东口别上西口,说西口肠子洗得不干净,蒜汁也是昨天晚上的,不地道……省得跑冤枉道”。再比如之前的《豆汁记》书中,描述了莫姜做醋焖肉与樱桃肉的做法。醋必须是江南香醋,樱桃要与肉放在一起煨一天一夜。无论是食材的品质还是做工的要求,这些都早已超出食物用来果腹的范畴,而是真正的贵族品质。

    再比如对装饰的描写,不仅点出装饰品的历史渊源,而且交代装饰品的贵重所在,里面会涉及到一些专业术语,这些远远超出我们对装饰品装饰作用的简单要求。在叶广芩这里,不是某一件装饰品,是对美好事物的品鉴和鉴赏:“将翠鸟背部的土耳其蓝羽嵌在金胎上,点缀出瑰丽的蓝色,美艳惊人。鸟羽必须取自活鸟颜色才亮丽鲜活,才能永不褪色。从不同角度看,翠鸟闪烁出不同的色彩,蕉月、湖蓝、藏蓝、雏绿,似乎来自上天……”这些精巧的描写,让人窥见到贵族精致生活。

    除了外化于形的描写,还有一些内化于心的礼仪规范等。比如《小放牛》里写太监张安达的描写。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注意到,前面的七舅爷也罢了,这里的太监怎么也成了贵族文化的承载者?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逍遥津》里描写了人物大多是在历史变革时期的没落贵族,如七舅爷等,他们仍凭借自己的学识和技艺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他们不完全是贵族文化或贵族精神的承载者,还有很多平民也承载了这种贵族文化或贵族精神。不过,所谓的平民,其实与贵族子弟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刚才说到的《小放牛》里的张安达,曾经是敬懿太妃身边的太监。叶广芩讴歌这些平民身上的“贵族精神”,也为他们精妙的技艺或高深的文化涵养寻找到合理的依据。这种贵族精神不依附于特权阶级而生,在失去了政治经济特权的境遇下,得到 了更为本真的呈现。

    此外,书中还写了写京剧、写建筑、写中药、写服饰,写京城的风俗习惯,甚至日常的口语称谓,字里行间皆是对贵族传统文化元素的详细赘述。

    不过,写这些的时候,叶广芩的感情显然是复杂的,她既有对那种贵族的讲究的礼仪风貌、严格的行为规范、高贵的风度气质的欣赏和追忆,也有对他们寄生虫式生活、不合时宜的遗老遗少生活等现象的批判。

    此外,《逍遥津》中也展现了百年前老北京的饮食、建筑、服饰、景观、风俗、习惯等,有大量的京味描写。

    比如前面我们说过京腔京韵的京剧描写。京剧是北京传统艺术中的瑰宝,是京味文学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在小说中,不但小说名字用京剧名字,而且还有大量描写,点评鉴赏,里面的人物,不管是艺术家气质的父亲,还是市井出来的母亲,包括看门的下人,都能唱上几句。

    再比如说建筑描写,比如《逍遥津》里写北京的小院子,“小院不大……绝对的皇家气派”。这个是典型的北京建筑,有浓重的京味。

    5

    说到京味文学,我们知道,京味文学的代表,最著名的就是老舍,此后邓友梅、王朔、叶广芩都有所发展。但叶广芩跟他们的京味表现都不一样。

    比如叶广芩跟老舍的不同。老舍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他的作品之中的人物形象虽然涉及到三教九流,几乎囊括了北京市井中各行各业的各类人物,但因为出身于下层旗人家庭,长期生活在贫民圈子里,他着力表现的大多是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平民甚至是处于社会底层的贫民,例如《骆驼祥子》中的车夫,《月牙儿》中的风尘女子。叶广芩却出身于贵族之家,虽然她出生时家庭已然没落,但是其家族文化却是传承的,她的家族小说也是以自己的家庭生活为原型而创作的,人物虽然也包罗万象,上至皇亲国戚下到走卒贩夫,但多是“镇国将军”、格格、皇亲国戚的七舅爷、太监等。

    人物不同,故事不同,故事发生的地点也不同。“按清朝典制,哪个旗在北京什么地方住是有严格规定的,不许随便乱挪,那时候的北京,东贵、西富、南穷、北杂,风情极不相同。”老舍的镜头对准的是北京城中狭窄杂乱的小胡同、破旧拥挤大杂院,叶广芩的舞台却是北京东城戏楼胡同、气派考究的大宅院,间或有镜儿胡同、九条等皇亲国戚居住的地方、有萃华楼、东来顺、广和楼、太阳宫等贵族化的高档场所等。

    由于作者本身出身、所受文化熏陶的差异和小说作品中人物的不同,老舍和叶广芩作品中的京味语言风格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老舍的小说多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语言简洁明快、直白风趣,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而叶广芩的小说,是雅致的、“官方”的,这是因为宗室子弟都必须讲官话,不能带着市井的京片子味儿,只有太监才说纯北京话,用其中一篇小说里的话是,“看一个人家儿有没有身份,从说话就能听出来。”

    这是叶广芩跟老舍的区别。

    叶广芩和王朔之间的京味差别就更明显了。王朔旨在用一种直接、粗暴而辛辣的方式来叙述城市生活中存在的低俗、卑劣的客观现实,在否定这些丑陋的社会现象的同时,也将传统文化中美好的因素一并遮掩,表现出来的是赤裸裸的嘲讽。叶广芩不同,虽然对故事的人物有批判,看到种种贵族“气派”在当今的不合时宜,但小说的字里行间是对那种家族文化的认可和怀念,怀念莫姜的豆汁,怀念七舅爷单纯对艺术的执着,怀念张安达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传统美德。

    综上,无论是人物还是贵族文化还是京味描写,都深深吸引着我。

    《逍遥津》跟《豆汁记》的风格一样,哀而不伤,情感细腻、文字质朴、干净、淡泊。因为经历了太多,叶老师的文字反而特别淡,不是言之无物强抒情的寡淡,而是阅尽沧桑娓娓道的淡然。她很擅长把满目疮痍的故事以一种极为平和的口吻叙述出来,没有对时代的控诉和戾气,只有“往事不可追”的遗憾与伤感。

  • 借雨点来说我爱你……

    作者:dbraddy 发布时间:2008-08-02 00:28:32

    就一句话:很喜欢这种用简单平直的叙述来描述一段淡雅无华的感情……

    说实话,买这本书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记忆中感动了我的电影情节……

    买了书后又下了电影重温,尽管朋友都说很平淡,但是总觉得最后一本日记带来的峰回路转直接把整个片子提高了一个层次。

    二十岁的泠,飞到未来,爱上了九年后二十九岁的爱人。但是在未来,泠得知原来自己在一年以前,也就是自己28岁的时候就已经病死。当泠回到自己20岁时,明明知道如果自己选择嫁给他就会在28岁的时候死去,但是还是去选择了他...

    所以,如果说前半只是偶尔的一点感动,后半则真的是完全打动并征服了我,二十岁的泠和对未来的选择。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4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4分

  • 文字风格:9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8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7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9分

  • 章节划分:9分

  • 结构布局:3分

  • 新颖与独特:8分

  • 情感共鸣:9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8分

  • 沉浸感:9分

  • 事实准确性:5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3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7分

  • 安全性:9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4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情节曲折(193+)
  • 目录完整(473+)
  • 体验还行(251+)
  • 四星好评(302+)
  • 赚了(212+)
  • 书籍多(161+)

下载评价

  • 网友 瞿***香: ( 2025-01-25 01:58:09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宫***玉: ( 2025-01-24 08:54:16 )

    我说完了。

  • 网友 屠***好: ( 2025-01-20 02:20:25 )

    还行吧。

  • 网友 国***芳: ( 2025-01-14 21:16:55 )

    五星好评

  • 网友 家***丝: ( 2025-01-31 21:49:44 )

    好6666666

  • 网友 濮***彤: ( 2025-01-31 12:06:43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石***致: ( 2025-01-28 18:05:00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沈***松: ( 2025-01-15 22:53:13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堵***格: ( 2025-01-21 23:10:24 )

    OK,还可以

  • 网友 通***蕊: ( 2025-01-28 14:47:31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曹***雯: ( 2025-01-26 05:15:36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寿***芳: ( 2025-01-29 14:30:50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苍***如: ( 2025-01-24 07:38:08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辛***玮: ( 2025-01-26 01:54:22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谭***然: ( 2025-01-16 02:33:17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最新书籍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