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乐书屋 - 人如白玉戏如兰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4-12-24 13:57:01

人如白玉戏如兰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人如白玉戏如兰精美图片

人如白玉戏如兰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45213812
  • 作者:董煜 
  • 出版社: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8-1
  • 页数:227
  • 价格:暂无价格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海上谈艺录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4-12-24 13:57:01

内容简介:

董煜主编的《人如白玉戏如兰(徐玉兰)》是“海上谈艺录系列丛书”之一,记载著名越剧小生演员徐玉兰从艺生涯。她的从艺过程从艺80年来的艺术道路,都充分展示了越剧徐派艺术之美。徐玉兰从艺经历丰富,解放前从学艺到登台,由最开始的老生该行当小生,自组“玉兰剧团”,解放后参军,赴朝鲜慰问志愿军,在改革的浪潮中跨出了组建“红楼剧团”的第一步,徐玉兰的徐派小生为观众留下了许多的经典人物:贾宝玉、张生、张继华,无一不是经典,无一不是越剧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书籍目录:

艺术访谈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

艺术传评

第一章 新登小戏迷

第二章 舞台小老生

第三章 三进上海滩

第四章 唱红半边天

第五章 徐派立越坛

第六章 长夜盼天明

第七章 走进大熔炉

第八章 跨过鸭绿江

第九章 出访肩重任

第十章 红楼铸丰碑

第十一章 再续中朝缘

第十二章 风摧百花残

第十三章 “两花”并蒂开

第十四章 艰难改革路

第十五章 联营迈新步

第十六章 艺苑结硕果

附 录

从艺大事记

后记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人如白玉戏如兰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人如白玉戏如兰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人如白玉戏如兰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董煜主编的《人如白玉戏如兰(徐玉兰)》是“海上谈艺录系列丛书”之一,记载著名越剧小生演员徐玉兰从艺生涯。她的从艺过程从艺80年来的艺术道路,都充分展示了越剧徐派艺术之美。徐玉兰从艺经历丰富,解放前从学艺到登台,由最开始的老生该行当小生,自组“玉兰剧团”,解放后参军,赴朝鲜慰问志愿军,在改革的浪潮中跨出了组建“红楼剧团”的第一步,徐玉兰的徐派小生为观众留下了许多的经典人物:贾宝玉、张生、张继华,无一不是经典,无一不是越剧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精彩短评:

  • 作者: 风啊 发布时间:2023-03-30 00:16:34

    对于唱腔什么的我是不懂的,就是简单看看人物关系的话。徐老与王文娟关系好自不待言,和傅全香之间也有极为要好的关系,字词间看徐很感谢施银花,对王杏花应该有些许看法。和范瑞娟间透露多次的竞争和对比的意识。和吕瑞英的关系应该不错,但几乎没有涉及到金采风,不知道什么缘故。有些地方的记载有歧义,我记得看见过说张春帆是支持筱丹桂参加十姐妹义演的,因为这是出风头的事。王文娟没有参加第一节越剧演习班,见于王自己的传记,想来是为尊者讳。关于改革开放后男女和演以及红楼剧团改革的事情还是一笔糊涂账。只能看出相较于王文娟而言,徐老和袁雪芬的关系还是相对可以的。

  • 作者: 斷雲微度 发布时间:2022-11-17 10:26:00

    什麼阿貓阿狗都來糟蹋歷史學。一個搞工業設計的校注《工部廠庫須知》?

  • 作者: 太極之子 发布时间:2013-12-05 09:51:29

    2013考研

  • 作者: T&T 发布时间:2019-05-09 08:55:15

    知识密度不算太大,这类书往往看第一章就够了,后面的章节纯粹为了concrete

  • 作者: 舟亢 发布时间:2023-09-07 15:50:25

    短的几篇更有意思,尤其是《烤肉自助星》,话说有个别篇目算不上科幻了吧喂()

  • 作者: Augenblick_ 发布时间:2019-06-08 21:13:12

    還是一樣,徐老同樣夠得上十顆星。(悄悄說,我的這本書扉頁,有大院的簽名。)


深度书评:

  • 这群“夕阳行业”从业者,手握着解决流量焦虑的良药

    作者:新经典 发布时间:2019-06-12 11:35:28

    余此/文

    “流量”,从一个行业专属名词,逐渐深入到工作、生活甚至娱乐中来:

    为了阅读量,各个公号、媒体化身标题党,追热点写痛点;为了播放量,影视剧和综艺,变着法儿神剪辑、炒话题;追星吧,就得给爱豆做数据,打榜、投票、控评,一整套流水线操作;

    就连自己的社交账号,有时也要为了多几个赞和转发评论,硬凹些人设。

    流量即收益,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如何获得流量?

    关键在于内容。在新媒体平台,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是内容;在电商平台,货物是内容;在社交平台,用户及用户产出是内容;在直播平台,主播播出的是内容……

    不然B站为什么要搞“bilibili创作激励计划”,给各大up主分成?今日头条为什么要用25个签约机会、高达200万的签约奖金来举办“今日头条全国新写作大赛”? 还有爱奇艺文学超级创作联赛,奖励超过千万。

    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如何做好内容运营,成了内容平台和每个人的难题。

    自有现代工业以来,内容运营的集大成者之一,是图书编辑。他们的职责就是生产、选择好的内容并将其卖给大众。

    如今的内容运营,说到底都脱胎于“编辑工作”,这是内容运营的源头。

    而内容运营经验,图书编辑这一行已经积累了上百年。这也是互联网泡沫的今天,作为内容领域的传统行业,图书出版市场仍然稳中有升的原因之一。

    或许我们可以从源头反思,好的内容运营到底是怎样的。

    好的内容长什么样?

    好书的样貌千差万别,好内容也是这样。

    脏话连篇的《麦田守望者》,竟然成为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之书;

    《海鸥乔纳森》,一个会说话的海鸥的故事,居然超过了《飘》的销售记录……

    这样出人意料的例子时有发生,全靠编辑们的内容判断能力。

    在拿下《沉默的羔羊》版权的资深编辑人马雷克看来,他

    从未看过的东西就是编辑想要找的好内容

    因为

    新观念、新表达方式和意料之外的震撼,对编辑和读者都是一种鼓舞

    具体来说,在编辑眼中,好内容有这么三种:

    一种是符合某种市场需求,且浅显易懂的内容。

    从供需角度出发,有需求便按图索骥。能够直接满足用户需求的内容,虽简单粗暴,但直击重点,极为有效。

    另一种,是有多种呈现可能的内容。

    就书稿而言,编辑人马雷克要选的是拥有“附属版权”的内容,它们既能在精装书市场吃得开,又能以平装书形式卖一波。

    延伸开来,就是要慧眼识IP,围绕IP进行多种开发和呈现,从而被更多人看见。

    最后是需要编辑去发现的内容。

    在马雷克看来,这种内容往往难以被具体归类,是市场和受众们以往都未曾见过的,需要编辑凭直觉发现,出于个人偏好和热情做出选择。

    《麦田守望者》《海鸥乔纳森》就是这样“被发现”的,早期的文学巨匠乔伊斯、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就连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福克纳,都是由编辑主动挖掘出的“金子”。

    其他内容领域也一样,发现新人,听起来像是玄学和赌注,可一旦你赌对了,收益绝对是巨大的。至于如何去挑选,这就需要运营者的直觉和热情,以及一次次挑选过程积累的经验,和收集用户反馈锻炼出来的内容判断力。

    如何从无到有,打造好内容?

    当下环境中,尤其对于各类自媒体,除非平台够大,才能拥有选择内容的空间和权力。更多时候,我们需要自主策划,直接产出符合需求的好内容来。

    此时,需要策划编辑来为我们指指路。

    麦卡锡,一位既在版权代理公司打过卡,也在出版社工作过,还是美国国家图书评论协会成员的编辑前辈,这么定义策划编辑的工作:

    “作者和编辑一起努力,把某个理念或故事构想发展为具有说服力的写作大纲或出版提案,然后扩充为文稿。其间每个阶段,都要尽力使文稿尽善尽美。”

    之所以需要策划编辑的介入,在于编辑更了解市场变化和读者需求,更能客观评估某一构想的合理性。

    另一方面,这样的合作从作者创作初始就有了编辑的把关,不容易跑偏,变相提高了创作效率,也减轻了彼此在写作和编辑过程中的孤独感。

    策划编辑和作者的合作,往往开始于某个构想,这个构想可能来自作者,也可能来自洞悉市场的编辑;

    之后,双方就这一构想开始讨论详细大纲或试写部分内容;

    大纲或试写修改得当,签订合同后,作者每完成部分内容便交由编辑修改,编辑以客观角度提出意见和建议,如此反复,完成整个作品。

    虽然流程看起来不过如此,但在过程中,需要编辑和作者不断磨合,需要编辑时刻保持客观,还要能根据作者的风格、习惯调整策略,以此激发作者的创造潜能,从而获得完美的内容。

    这套从无到有的策划流程适用于所有的内容生产者,不过,单打独斗的内容创作者们面临的考验要比策划编辑更大。因为他们既是内容创作者,也是策划编辑。如何跳脱创作者角色,从编辑的角度客观评价内容,是产出好内容的关键。

    正如麦卡锡所言,

    这样的策划工作中潜藏着丰富的可能性,创造性的合作可以带来丰硕的成果,每个人都将在这个过程中获益良多。

    怎样保持好内容的持续输出?

    昙花一现的好内容,只能带来短暂的流量高峰,要持续获得关注、保证收益,需要的是好内容的持续输出。

    系列作品的编辑和出版即是好内容持续输出的典范。关于系列图书,既享受过成功也体会过滑铁卢的编辑人托宾,可谓享有充足的发言权。

    “联邦政府特许的两名特种部队退伍老兵,开着一辆特殊装备的十八轮汽车,在公路上与罪犯交战。”

    这份动作冒险系列小说的提案,既有丰富的动作场面,又有完美人设,以及新奇的高科技装备。不论是从销售、营销角度还是从出版社角度来说,托宾都认为这是个让人兴奋的好内容。

    这一系列在托宾和出版社的运作下顺利面世,也确实吸引了一群热诚的读者。

    但随着市场的萎缩和出版社的业务调整,该系列销量不断下跌,在规模达到十几本后,被果断叫停。

    毫无疑问,系列内容产品带来的规模效应是单个产品难以企及的,一个成功的系列,带来的不仅是可观的收益,还有读者的持续关注和口碑。《哈利波特》系列、《魔戒》系列、《冰与火之歌》系列等等,既有收益又有口碑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持续输出好内容的原因所在。

    托宾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关注内容,也要学习和尊重市场规则,不断进行修正、调整和完善,且永远忠于最终决策者:用户。

    掌握核心法则的内容运营圣经

    在大多数人眼中,编辑人是一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书稿的文字工作者。

    但其实早在自媒体、内容行业等诸多概念出现之前,他们就一直致力于挑选好内容,并将其以图书的形式呈现给大众。

    他们热爱创作者,愿意竭尽全力帮助创作者找到最有效的表达方式,与最广泛的读者保持联系,也在乎市场的反应和需求。

    内容行业的流量焦虑和内容焦虑,都像是编辑人种种经历的重演。

    如今,38位美国当代顶级编辑人,以深刻的洞察力和坦率的笔触拨开云雾,将编辑老兵们的运营法则全方位呈现于这本《编辑人的世界》之中。

  • 我们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重塑童年原生家庭,勇敢做剧本的改写者

    作者:Tania.S 发布时间:2019-09-08 11:50:31

    作为将近30岁谈恋爱总时长还不到一个月的我来说,比起亲密关系,我更喜欢独处的愉悦。因为没有亲密关系,会让我感到非常自在。同时,保持独立和自给自足视为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大部分会用于读书和学习,不喜欢依赖他人,也不喜欢别人依赖我。

    在工作上属于完美主义,经常会给自己施加比原岗位大很多的工作压力,以至常常导致自己疲惫不堪;而在遇见限制压迫性领导的时候,自己会变得具有攻击性,导致职场关系危机重重。这种要么回避,要么攻击性的性格,使我一直在寻找原因。

    直到读完《原生家庭生存指南》这本书,我找到了答案。

    从本书中,我发现自己属于“回避型依恋者”。主要原因是在童年里受到父母不敏感的反馈模式。

    想起在青春期经历成长烦恼时,父母的反应通常是严厉苛责和冷漠的,这使得成年后,在人际关系中,由于预感自己会被人拒绝,因此会抢先一步在拒绝之前拒绝别人,就是这样让我形成了一个喜欢独处并和别人保持一定关系距离的人际交往模式。

    其实,就大多数人来讲,别人对我们的看法,以及我们对别人未来行为的预期都基于我们过去的关系,尤其是童年早期关系的积累。

    面对陌生人时我们会把原生家庭剧本中的身份强加给他们,更重要的是当我们把原生家庭中的人物角色强加给他们之后,如果他们不按我们的剧本行事,我们还会试图操纵他们这样做。

    之所以很难找到合适的恋人和密友,因为我们首先要求他们适应我们的童年剧本,然后为了建立起这种亲密关系,我们也必须适应它们无意识的童年剧本。就是这样,造就了一种逃不出去的“死循环”。

    在《原生家庭生存指南》一书中,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童年经历如何影响着现在的生活,以及这种知识可以如何帮助自己。

    你会意识到,其实我们并不孤单,能够借以了解哪里出了问题,认识到自己有选择的余地,可以简单的重演过去或者决定重写剧本。

    作者简介

    奥利弗·詹姆斯(Oliver James)儿童心理医生、关系精神分析学家、作家、记者、电视纪录片制作人和主持人,被英国《泰晤士报》誉为“国民心理学家”。

    亲密关系模式

    我们大多都清楚,我们总是在友情和爱情关系中重复某些模式,直到现在可以归结为一种倾向,倾向于和同一种类型的人陷入爱河或成为朋友,除此之外我们似乎确实会操纵新认识的人,是以我们小时候习惯的方式行事。

    这意味着

    我们与关系近的人都可能受到我们的诱导,都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

    友情或爱情之类的亲密关系,不只是一方根据自己的过去来找到互补,建立这种亲密关系需要双方都感觉自在,可以被对方塑造成符合对方童年经验的样子。

    研究表明,人们更可能选择与异性父母相似的伴侣。研究人员让十几岁到成年的女性描述他们父亲的特征,然后描述理想男人的特征,结果发现两者往往是重叠的,她们所描述的母亲特征与理想男人的特征则没有重叠。

    在研究980名混血夏威夷人为对象时,他们都结过两次婚,事实证明他们的选择不仅在第1次结婚是这样,在第2次结婚时也是如此。

    常见的情况是,当人们结束了一段痛苦的婚姻后,还会选择同样类型的配偶再次步入婚姻的殿堂。

    一项从1940年到1980年对300对夫妻婚前婚后生活长达了几十年的研究发现:与保持婚姻关系的夫妻相比,离婚的夫妻在结婚前更有可能有个性问题。

    离异的人在结婚前,在神经质这项上得分更高,离异男性在缺乏冲动管理方面得分更高,女性离婚者更有可能在结婚前就来自情感上不甚亲密的不稳定家庭。这些都是之后情感问题的预兆。

    人际关系中的四种依恋模式

    第1种模式(回避型依恋)

    不亲密的情感关系对我来说很自在,我觉得独立感和自给自足是非常重要的,不喜欢依赖别人也不喜欢别人依赖我。

    第2种模式(缠人型依恋)

    我想和别人在亲密,在情感上亲密无间,但我经常发现别人不愿意和我太亲密,没有亲密的情感关系,我会感到不自在,但我有时担心别人不像我珍惜他们那样珍惜我。

    第3种模式(混乱型依恋)

    与别人亲密我会感到有点不自在,我想要情感上的亲密关系,但我发现我很难完全信任和信任他人,我有时担心如果与别人太亲密,我会受到伤害。

    第4种模式(安全型依恋模式)

    对我来说与别人建立亲密到情感关系并不难,无论是依赖他人或者让他人依赖我,我都会感到自在,我不担心独处或者不被别人接纳。

    最后一种模式被称为安全型依恋模式,前三种都属于不安全型依恋。

    拿“回避型依恋者”作为案例,

    在童年期,回避型依恋者可能会受到父母不敏感的照顾,在青春期经历成长的烦恼时,父母的反应通常是严厉苛责和冷漠的,其结果是成年后作为回避型依恋者在人际关系中,由于预感自己会被人拒绝,我们会抢先一步,在拒绝之前先拒绝别人。

    比方说具有回避型依恋模式的小学生预期自己会被人推开和拒绝,与老师打交道时就会有相应的表现,好像老师会那样做,因此老师们倾向于认为具有回避型依恋模式的小学生是不友好的,不需要老师的帮助,反过来证实了这些孩子的预期,即别人会对他们很冷淡。

    回避型依恋者的个性特征,如攻击性、喜欢读书和拒绝别人,是在3~6岁经常受到父母拒绝的结果;同样,缠人型依恋者的焦虑却渴望别人、倾向于破坏善意的亲密表现,也是源于3~6岁的被抛弃的感觉;安全型依恋者的特征,例如信任和行为举止得当,让人受欢迎源自可靠的积极的父母教育。

    长大以后,不安全型依恋者会被其他的不安全性依恋者吸引,回避型依恋者特别容易和残忍型依恋者交朋友或成人伴侣,不安全型依恋者不愿意与安全性依恋者交朋友或成为伴侣。

    因为在不安全型依恋者看来,安全型依恋者的信任支持和温情似乎不自然和令人困惑。不安全型依恋者喜欢结交有被抛弃和拒绝的、自证预言的那些人。

    对于不安全型依恋者来说,这种互相不信任和拒绝的循环,证实了别人会对他们失望的预期,使他们处于孤独和心力交瘁的状态,认为这是与别人进行情感接触的必然结果。

    如果我们在0~3岁收到的照顾都是不敏感的,那么依恋模式就会沿着那个分支发展,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返回主干。

    在孩子出生前,通过测量母亲的依恋模式,人们就可以预测孩子5岁时的依恋模式。

    父母的培养模式

    1.非凡成就孩子的父母

    从小就被视为与众不同,可能是取得非凡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些父母,超前培养他们的孩子,往往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给他们创造一个加速学习的环境。实际上,凡是已被认定为神童的人,几乎都是从小受到了父母的超前培养或者其他帮助,在孩子出生后不久,父母就花很大精力来培养孩子某方面的特长,等孩子稍微长大一些,父母又不惜花重金请名师指点孩子。

    成就非凡的人物,大家都在童年经历过坎坷。

    为了修复受损的自尊,并向全世界证明自己的价值,他一生都会努力奋斗,从而表现出惊人的勤奋和智慧。

    如果孩子能够掌握这些情绪,就能拥有巨大的补偿能量,可以成为成就地位权力或者财富而奋斗的源泉。

    2.完美主义父母

    完美主义者的父母无论孩子的成绩有多么好,都会认为他们还不够好,总是暗地里批评孩子,从来不奖励对孩子吹毛求疵,以至于孩子从不觉得自己应该对努力感到满意。

    父母还会流露出隐晦的失望,含蓄地表达自己对孩子的不满,可能偶尔表扬一下孩子,但在语气语调上给孩子留下足够的线索,让他们感到这种表扬是不真诚的,如果孩子犯了一点小错误,父母就立即收回对孩子的爱。

    比起父亲,如果母亲是完美主义者,那么女儿则更有可能成为完美主义者,她将会更容易患上强迫症,感到焦虑,害怕出错。

    3.忽略性父母

    不受父母待见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抑郁,焦虑和产生敌对情绪,他们容易感到自卑,觉得自己缺乏吸引力,不受欢迎,全盘接受父母对他们的评价后,会预期自己受到别人的批评和拒绝,对自己缺乏信心,很容易被别人吓倒,总是处于被动防御顺从的地位。

    孩子选择与什么样的同伴在一起,以及是否容易受同伴影响,很大程度上与父母有关。如果孩子放学后没人管,孩子就更容易与具有反社会人格的孩子交往,如果父母与孩子关系亲近,经常陪伴和监督孩子,当同伴向孩子施压时,孩子就不容易受到影响、出现自毁行为或反社会行为。

    0.5~3岁是一个特别敏感的时期

    童年期的经历与我们大脑中的电——化学模式的形成有关,这会影响我们成年后的择友和为人处事的偏好。在童年期面对父母的虐待,为了准备好战斗或逃跑,我们体内的皮质醇水平持续过高,这可能导致永久性的大脑损伤,比如我们对无关紧要的事情反应过度,恐慌焦虑或自尊崩溃很容易被触发等。

    在童年时期,如果主要照顾者反复让你失望,如经常消失或者在情感上忽视你,那么在以后的生活中你就会认为别人也会如此对待你。

    不安全型依恋者在大脑和身体上不同于安全型依恋者,具体表现为右侧大脑的脑电模式,心率体内的应激激素等水平方面。

    成年后不安全型依恋者更容易患精神疾病,更有可能与配偶分居或离婚,作为父母,不安全型依恋者更有可能不关心或抛弃子女。

    对于拥有抑郁母亲并被虐待或忽略的婴儿而言,其体内的应激激素的水平都会升高。

    抑郁母亲抚养的孩子中有32%容易受情绪困扰,因为抑郁的母亲会以令人困惑的方式抚养孩子。当婴儿试图与母亲互动时,如果母亲对此不敏感,婴儿的脑电波就会发生变化,这种脑电波异常将会对婴儿产生持续的影响,表现及其与其他人的关系。

    审视自己

    大脑中的电——化学模式建立得越早就越难改变,但可以通过理解你过去的经历,来改变你现在的生活。

    列出让你共鸣与你自身情况类似的地方,更系统的进行审视,通过回忆来确定在你心目中是如何受到下列因素所影响的。

    你的性别、你在家里的排行、在学业和职业生涯方面父母对你的期望、从小被偏爱的程度或不受待见的程度……这些因素对你的成年生活产生了影响。

    比如在工作中与老板相处的不和谐,对老板的愤怒实质上是对妈妈的愤怒。

    还有,婴儿期过早断奶和吸吮需求受限制,与成年后酗酒或吃巧克力上瘾之间存在关联。等等……

    在面对性伴侣关系时,你不妨问问自己如下问题:

    在性伴侣的选择相处时间和关系类型上,你属于什么模式?是谁提出结束伴侣关系的?你和伴侣真的很亲密吗?你的伴侣们最大缺点是什么?你最大的缺点是什么?

    你是否不信任人?哪怕是最亲密的人,你是否是个控制狂?倾向于极端的好与坏评判事物?是否想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情绪是否经常不稳定?要么骄傲自大要么陷入抑郁?

    通过重新审视你在家庭剧本中的角色,你会发现人际关系模式可以追溯到童年早期,确定模式后想想看是否让你回想起自己与父母的关系这一特征,由此推测出自己在婴幼儿期与父母的关系。

    开始写你的故事

    选定一个主题,一个相当具体的问题:你希望会发生改变的事物。从你情绪显示中可以找出你所提出问题的一些答案。

    比如:我怎么了?为什么我在工作中无法取得更大成就?为什么找不到合适的伴侣?我应该和现在的伴侣在一起吗?我母亲爱我父亲吗?为什么我总是和老板闹翻?

    你要通过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审视,来分析每个人在你现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从你的家庭剧本、良心、依赖模式和自体感方面依次分析他们每个人。

    我们大脑中的电——化学模式形成与童年时受到的反馈模式有关,而且会影响我们成年后全是自己周围世界的方式。

    控制自己大脑中的性情并非易事,但是通过分析、理解自己过去的经历,使其对现在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是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去做的一件事情。

    通过阅读《原生家庭生存指南》,我们可以选择接受并重塑父母在我们童年时对我们采用的抚育方式,摆脱责备父母和重蹈覆辙的循环。

    努力从剧中人变成剧作者,让自己可以重新选择自己的人生。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4分

  • 人物塑造:9分

  • 主题深度:4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7分

  • 文笔流畅:5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4分

  • 知识广度:7分

  • 实用性:4分

  • 章节划分:4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3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3分

  • 文化贡献:4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5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8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7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4分

  • 稳定性:9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无水印(151+)
  • 格式多(237+)
  • 盗版少(567+)
  • 三星好评(320+)
  • 快捷(106+)
  • 傻瓜式服务(562+)
  • 无颠倒(662+)
  • 中评多(345+)
  • 无广告(406+)
  • txt(635+)

下载评价

  • 网友 孙***美: ( 2024-12-24 10:25:09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冷***洁: ( 2024-11-27 05:01:38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冯***丽: ( 2024-12-05 07:21:08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冉***兮: ( 2024-12-12 17:58:07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辛***玮: ( 2024-12-20 15:20:56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丁***菱: ( 2024-12-06 07:04:57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芮***枫: ( 2024-12-01 04:26:20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国***舒: ( 2024-12-05 20:54:22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居***南: ( 2024-12-20 22:17:27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曾***玉: ( 2024-12-04 13:36:19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濮***彤: ( 2024-12-13 08:01:31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晏***媛: ( 2024-12-15 04:57:41 )

    够人性化!

  • 网友 仰***兰: ( 2024-12-20 13:27:24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石***烟: ( 2024-12-16 13:13:23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訾***雰: ( 2024-11-28 01:43:36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石***致: ( 2024-12-13 03:06:15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最新书籍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