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乐书屋 - 伟大的建筑师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2-06 07:02:01

伟大的建筑师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伟大的建筑师精美图片

伟大的建筑师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100172530
  • 作者:【英】肯尼思·鲍威尔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2021-1
  • 页数:353
  • 价格:85.00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涵芬博物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2-06 07:02:01

内容简介:

今日朗文历史图书奖获奖图书。

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荣誉会员精心编纂。

从14世纪到当代,穿越700余年,阅读40位非凡建筑师、工程师的精彩人生,串起一部伟大的建筑史。

跟随大师带越时空,环游世界,进入伟大的建造现场。

一场由40位建筑大师作为私人导游的世界建筑巡礼。

对建筑、历史感兴趣的读者以及建筑行业从业者的必读之书。

本书含有229幅照片、平面图和精美图画,极具艺术欣赏及史料价值。

《伟大的建筑师》全书以时间和技术发展变革设立了四个节点:结构的先驱、铁的时代、混凝土和钢、新视野,概述了40位伟大建筑师和工程师的生平,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以人物为线索的建筑史。在书中,你将跟随40位大师穿越古今,亲临设计建造现场、欣赏他们的天才灵感、学习大师们的建筑思维。同时还可以近距离无死角欣赏知名建筑,感受传世建筑背后不同寻常的故事,对建筑感兴趣的读者而言可谓必读之书。本书含有229幅照片、平面图和精美图画,极具艺术欣赏及史料价值。

很难想象,早期的建造者可能是艺术家、科学家,甚至是皇帝!

你可能很难想象,直到中世纪,我们都还很难对“石匠”和“建筑师”进行区分。

自人类文明起始,早期的建造者被称之为结构的先驱,他们并没有给自己冠以“建筑师”或是“工程师”这样现代高度职业化的头衔,他们有可能是艺术家、科学家,甚至是皇帝!比如建造设计埃及金字塔的“建筑师”, 据称也是建筑用柱子的发明者,是当时的高级祭司伊姆霍特普,同时他还是现代医学的鼻祖。

其实,“专业的建筑师”直到19世纪才出现,并不断发展,逐渐变成了如今我们熟知的“现代的建筑师”。 书中详尽描述了自古至今40位非凡建筑师、工程师的职业生涯,并详细分析了他们的代表作。

阅读40个伟大的人物,串起一部700年的建筑史

建筑的发展受到了方方面面的影响,可能是时代迁移、社会演化,又可能是科学进步、技术发展。但每一次的发展和变化都是因为建筑师个人的突破才得以完成。因此时代连续的建筑师的个人历史,正是一部充满细节的“一手”建筑史。

18 世纪中期以后,创新的火焰燃遍西方世界,工业革命带来了运河、铁路、仓库和工厂,并由此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之后,铁和玻璃组成的建筑成了新时代的象征。

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又激发了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产生,逐渐出现了全新的建筑。加入了钢筋的混凝土材料成为现代建筑的建造支柱。

而在当今的高科技建筑中,计算机辅助设计似乎已经突破了可能性的界限……

跟随40位建造大师穿越时空,环游世界,进入伟大的建造现场

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之父”布鲁内莱斯基不仅建造了“用巨大的投影覆盖了全部的托斯卡纳人”的意大利圣母百花大教堂穹顶,还发明了直线透视法,极大地推动了文艺复兴绘画技术的发展;

到17世纪莫卧儿王朝浪漫的的第五代君主沙·贾汗,为他钟爱的妻子蒙塔兹·玛哈尔建造了“人间的天堂”泰姬陵:那个寰宇之内象征着永恒盛名和集大成的莫卧儿建筑;

到19世纪约翰·帕克斯顿利用铁与玻璃结合,“闻名遐迩”的水晶宫展现了“18世纪景观传统与19世纪前沿园艺设计的完美结合”,可惜最后毁于一场大火;古斯塔夫·埃菲尔“备受争议”的埃菲尔铁塔,在建造初期曾被称作是“对法兰西品味的亵渎”,如今却已经成为法国的象征,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纽约自由女神像的骨架也出自他和他的团队之手;

再到20世纪,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美国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他设计的流水别墅可能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私人住宅”,一所山林中溪流上“可以让人们真正住在自然中的房子”;世界上最大的机场航站楼首都机场T3航站楼“以精细与结构优雅著称”,完美地兼顾了巨大的体量和功能的舒适性,它的设计者诺曼·福斯特服役于空军时,恐怕也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会主导多个机场的设计与建造……

在书中,你将跟随40位大师亲临设计建造现场、欣赏他们的天才灵感、“亲身参与”设计建造,感受每座传世建筑背后不同寻常的故事,近距离无死角欣赏知名建筑。

感受建筑师的伟大视野,神圣而永不过时!

伟大的建筑师们大多独具创新、视野独特,布鲁内莱斯基圣母百花大教堂的巨大穹顶在他的同辈人的作品中傲然而立,跃然成为佛罗伦萨的地标,正如同伍重设计的悉尼歌剧院作为澳大利亚的身份标识,埃菲尔的铁塔成为众所周知的巴黎的象征……

就像书中对他们的形容:“合情理的人会适应自己的环境而生存,而所有的进步都依赖于不合情理的人。”这些建筑师往往“超越了他们那个时代”,为我们提供了未来的愿景,神圣而永不过时。

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荣誉会员主编与央美建筑学院译者完美合作

《伟大的建筑师》中四十位建筑师及工程师的精彩评传由三十余位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分别撰写。主编肯尼思·鲍威尔是一名建筑史学家、建筑评论家和顾问。他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的荣誉会员,并在建筑协会理事会任职。

就职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的何可人副教授和周宇舫教授,以绝对专业的角度对本书进行了准确而流畅的翻译,带领我们在阅读建筑家故事的同时,精准领略建筑相关概念和知识。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肯尼思·鲍威尔是一名建筑史学家和建筑评论家。他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的荣誉会员,并在建筑协会理事会任职。他写过大量关于20世纪和当代英国建筑的作品,包括数本有关诺曼·福斯特、里查德·罗杰斯和其他英国建筑师的研究专著。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伟大的建筑师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伟大的建筑师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伟大的建筑师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今日朗文历史图书奖获奖图书。

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荣誉会员精心编纂。

从14世纪到当代,穿越700余年,阅读40位非凡建筑师、工程师的精彩人生,串起一部伟大的建筑史。

跟随大师带越时空,环游世界,进入伟大的建造现场。

一场由40位建筑大师作为私人导游的世界建筑巡礼。

对建筑、历史感兴趣的读者以及建筑行业从业者的必读之书。

本书含有229幅照片、平面图和精美图画,极具艺术欣赏及史料价值。

《伟大的建筑师》全书以时间和技术发展变革设立了四个节点:结构的先驱、铁的时代、混凝土和钢、新视野,概述了40位伟大建筑师和工程师的生平,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以人物为线索的建筑史。在书中,你将跟随40位大师穿越古今,亲临设计建造现场、欣赏他们的天才灵感、学习大师们的建筑思维。同时还可以近距离无死角欣赏知名建筑,感受传世建筑背后不同寻常的故事,对建筑感兴趣的读者而言可谓必读之书。本书含有229幅照片、平面图和精美图画,极具艺术欣赏及史料价值。

很难想象,早期的建造者可能是艺术家、科学家,甚至是皇帝!

你可能很难想象,直到中世纪,我们都还很难对“石匠”和“建筑师”进行区分。

自人类文明起始,早期的建造者被称之为结构的先驱,他们并没有给自己冠以“建筑师”或是“工程师”这样现代高度职业化的头衔,他们有可能是艺术家、科学家,甚至是皇帝!比如建造设计埃及金字塔的“建筑师”, 据称也是建筑用柱子的发明者,是当时的高级祭司伊姆霍特普,同时他还是现代医学的鼻祖。

其实,“专业的建筑师”直到19世纪才出现,并不断发展,逐渐变成了如今我们熟知的“现代的建筑师”。 书中详尽描述了自古至今40位非凡建筑师、工程师的职业生涯,并详细分析了他们的代表作。

阅读40个伟大的人物,串起一部700年的建筑史

建筑的发展受到了方方面面的影响,可能是时代迁移、社会演化,又可能是科学进步、技术发展。但每一次的发展和变化都是因为建筑师个人的突破才得以完成。因此时代连续的建筑师的个人历史,正是一部充满细节的“一手”建筑史。

18 世纪中期以后,创新的火焰燃遍西方世界,工业革命带来了运河、铁路、仓库和工厂,并由此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之后,铁和玻璃组成的建筑成了新时代的象征。

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又激发了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产生,逐渐出现了全新的建筑。加入了钢筋的混凝土材料成为现代建筑的建造支柱。

而在当今的高科技建筑中,计算机辅助设计似乎已经突破了可能性的界限……

跟随40位建造大师穿越时空,环游世界,进入伟大的建造现场

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之父”布鲁内莱斯基不仅建造了“用巨大的投影覆盖了全部的托斯卡纳人”的意大利圣母百花大教堂穹顶,还发明了直线透视法,极大地推动了文艺复兴绘画技术的发展;

到17世纪莫卧儿王朝浪漫的的第五代君主沙·贾汗,为他钟爱的妻子蒙塔兹·玛哈尔建造了“人间的天堂”泰姬陵:那个寰宇之内象征着永恒盛名和集大成的莫卧儿建筑;

到19世纪约翰·帕克斯顿利用铁与玻璃结合,“闻名遐迩”的水晶宫展现了“18世纪景观传统与19世纪前沿园艺设计的完美结合”,可惜最后毁于一场大火;古斯塔夫·埃菲尔“备受争议”的埃菲尔铁塔,在建造初期曾被称作是“对法兰西品味的亵渎”,如今却已经成为法国的象征,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纽约自由女神像的骨架也出自他和他的团队之手;

再到20世纪,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美国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他设计的流水别墅可能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私人住宅”,一所山林中溪流上“可以让人们真正住在自然中的房子”;世界上最大的机场航站楼首都机场T3航站楼“以精细与结构优雅著称”,完美地兼顾了巨大的体量和功能的舒适性,它的设计者诺曼·福斯特服役于空军时,恐怕也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会主导多个机场的设计与建造……

在书中,你将跟随40位大师亲临设计建造现场、欣赏他们的天才灵感、“亲身参与”设计建造,感受每座传世建筑背后不同寻常的故事,近距离无死角欣赏知名建筑。

感受建筑师的伟大视野,神圣而永不过时!

伟大的建筑师们大多独具创新、视野独特,布鲁内莱斯基圣母百花大教堂的巨大穹顶在他的同辈人的作品中傲然而立,跃然成为佛罗伦萨的地标,正如同伍重设计的悉尼歌剧院作为澳大利亚的身份标识,埃菲尔的铁塔成为众所周知的巴黎的象征……

就像书中对他们的形容:“合情理的人会适应自己的环境而生存,而所有的进步都依赖于不合情理的人。”这些建筑师往往“超越了他们那个时代”,为我们提供了未来的愿景,神圣而永不过时。

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荣誉会员主编与央美建筑学院译者完美合作

《伟大的建筑师》中四十位建筑师及工程师的精彩评传由三十余位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分别撰写。主编肯尼思·鲍威尔是一名建筑史学家、建筑评论家和顾问。他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的荣誉会员,并在建筑协会理事会任职。

就职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的何可人副教授和周宇舫教授,以绝对专业的角度对本书进行了准确而流畅的翻译,带领我们在阅读建筑家故事的同时,精准领略建筑相关概念和知识。


精彩短评:

  • 作者: 满地 发布时间:2023-10-23 20:48:17

    介绍了差不多三十多个历史上的建筑师,选取没看出什么高妙。文字对于专业人士太浅了;对于普通读者也不那么有意思,但还能看,因为配图还不错,排版之类的也还可以。

  • 作者: 北欧海盗 发布时间:2023-07-03 22:03:52

    不如同系列伟大的探险家写得好 作者太多了,十几二十个吧,所以风格有些散乱,对每个人的介绍也不够深入,缺少让人印象深刻的细节,配图的确不少,每个人的作品都有展示。适合入门级建筑爱好者。

  • 作者: 七七|烂柯人bot 发布时间:2022-04-15 15:24:18

    以建筑师代建筑史,从个体小传标准来看条理清晰易懂,材料和方法的线性演进也还说得通,当涉及不同风格就会有点困难,比如把西亚中亚与欧洲纳入同一个编年史脉络就不妥。算好看的入门级读物。

  •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4-14 20:43:28

    爱花人,喜绘画,看看对自己有帮助

  • 作者: Angle He 发布时间:2022-12-04 15:28:06

    目錄令人驚喜,然後你可以看到建築從優雅,變得追求速度/簡單,再到追求結構/張力,我會相信,未來的建築發展,會往可持續走

  • 作者: ISTREE 发布时间:2021-10-29 20:38:13

    快速浏览了一遍,内容浅显易懂。有价值的是书中对不同建筑师之间、以及建筑师和工程师之间的理念传承关系和对比研究,将17-19世纪工程发展的各种线索绘制到了一起,读完之后有了整体的图。


深度书评:

  • 非常好的一本书

    作者:Hanton 发布时间:2011-03-13 21:21:38

  • 心情不好?看看你自己朝自己开了多少枪(摘10种认知扭曲)

    作者:春眠不觉小天菜 发布时间:2013-04-24 14:43:09

    1、要么一切要么全无的思想。

      

    这是指你倾向于用一种极端的、黑白分明的标准来评价你自己。比如说,有一位有名的政治家告诉我:“我输掉了州长竞选,所以我现在成了零。”一位成绩一直A的学生在一次考试中得了B之后说:“现在我算是全输了。”要么一切要么全无的思想的基础是完美主义。它使你害怕任何错误与不完美,因为那时你会认为自己完全输了,你会感觉自身不足,没有价值。  

    这种评价事物的方法是不现实的,因为生活很少是绝对的非此即彼。比如说,没有一个人是绝对的优秀或绝对的愚蠢。同样的,也没有人会是绝对的光彩照人或绝对的丑陋无比。看看你现在所在屋子的地板。它是绝对干净的吗?或者是每一块地方都垃圾成堆吗?还是只是有些干净而已?在宇宙中,绝对肯定是不存在的。如果你总是想用绝对的范畴来套自己,那你会一直很抑郁,因为你的知觉与现实是不吻合的。你会一直不信任自己,因为,不管你做了什么,都永远不会符合你那夸张了的期望。技术上把这种认知错误叫做“两分思想”。你以绝对的黑白来看待每一件事情——灰色地带是不存在的。  

    2、过于概括。

      

    7岁时,我在亚里桑那州商品交易会上买了一副魔术扑克,这种扑克名叫思文佳利扑克。你或许也已经看到过这种简单的但是让人印象深刻的幻觉:我先让你看牌——每一张都是不一样的。你随机抽一张牌。现在假定你抽了一张黑桃J。你不用告诉我这是一张什么牌,你把这张牌再放回整副牌中。现在我大叫:“思文佳利!”我把牌反过来,每一张牌都变成了黑桃J。  

    如果你极度地概括这种情况,你会武断地认为,一件事一旦发生了,它就会像黑桃J一样在你身上反复发生。由于要发生的事不可避免地是不愉快的,所以你就会感到难过。  

    有一次,一位抑郁的销售员在他的汽车窗玻璃上发现了一块鸟屎,于是就想:“我真幸运。鸟儿们总在我车上下赌注(注:英语俚语中的“鸟屎”又有“赌注”之意)!”这是极度概括的一个典型例子。我问他后来是否还有这种体验,他承认,在其二十年的旅途中,他不记得自己在汽车窗玻璃上还发现过鸟屎。  

    拒绝之痛几乎全是由于过于概括引起的。当这种事情发生时,一个人遇到的不过是短时的失望,而不应该是严重的烦乱。一位害羞的年轻人鼓足勇气约一个女孩。这位女孩由于有约在先,于是就礼貌地拒绝了。于是这位男孩就对自己说:“我再也不约人了。没有女孩愿意和我约会。我的一生都会孤独而悲惨。”在他扭曲的认知里,他的推论就是,因为她拒绝过他一次,所以她永远都会这么做,而既然所有女人都100%具有相同品位,那么地球上任何一位合格的女士都会反复不断地拒绝他。思文佳利!  

    3、心灵过滤。

    你从任意情景中选择一段消极细节,仔细思考这段细节,你会发觉整个环境都是消极的。比如说,有一位患抑郁症的大学生听到有人在取笑她的好友。她感到很愤怒,因为她想:“人类就是这样——残忍而又无情!”她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在此前的日子里,很少有人——如果有的话——对她残酷无情!还有一次,在她第一次期中考试后,她确信在满分一百分中她丢了大约有十七分。她对这十七个问题耿耿于怀,于是就得出结论说她会因为这次考试的失败而退学。当试卷发回来后,上边粘了一个纸条:“你得了一百分的八十三分。这是今年学生里边的最高分。A+。”  

    当你抑郁时,你就戴上了一副特别的有色眼镜,经过它的过滤,什么东西都变得消极。你只让消极的东西进入你的思想意识里。由于你还不了解这一“过滤程序”,所以你得出结论说什么事情都是消极的。术语将这一过程称做“选择性吸收”。这是一种坏习惯,它会让你承受不必要的痛苦。 

    4、贬损积极的东西。

      

    一种更为特别的心理幻想是某些抑郁病人总是倾向于把中性的甚至是积极的体验转化成消极的体验。你不仅是无视积极体验,事实上你又快又准地把积极体验转化成了噩梦般的消极体验。我称此为“颠覆炼金术”。中世纪的炼金术士梦寐以求的就是找到一种把普通的金属转化成金子的方法。假如你处于一种抑郁状态,你可能就会在用同样的天赋做着相反的事情——你会迅速地把金子般的快乐转化成低落的情绪。不过你并不是有意识的——或许你甚至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到底在做什么。  

    一个日常的例子就是我们每天对待恭维的态度。假如有人恭维你的外貌或工作,你或许会下意识地告诉自己:“可真是好话。”念头轻轻一转,你就否定了他们的恭维。当你告诉他们:“噢,没什么,真的”时,你也是在做同样的事情。假如你不断地对所发生的事情泼冷水,也就难怪你的生活那么阴冷了!  

    贬损积极的东西是认知扭曲中最具破坏性的一种形式。你就像一位科学家一样极力发现证据支持自己的烦恼假设。支配你消极想法的这些假设通常会表现为“我是二流的”这种形式。每当你有一种消极体验,你就会反复考虑这件事情,然后得出结论:“这证明了我早就知道的东西。”相反,如果你有一种积极体验,你就会告诉自己:“纯属侥幸,不算数的。”你为这种习惯所付出的代价就是心境凄惨,无力去欣赏所发生的好事。  

    由于这种认知扭曲很常见,它还会构成某些最为极端的难以处理的抑郁形式的基础。比如,一位极度抑郁,正在接受治疗的年轻妇女告诉我:“谁也不可能关心我,因为我很可怕。我绝对是孤独的。地球上没一个人会关注我。”当她要离开这家医院时,许多病人和工作人员都表示对她颇有好感。你猜她是怎样否定这件事的:“那不算,因为他们不是在真实世界里看待我的。真正医院外边的人是永远不会关心我的。”我问她如何解释医院外边有那么多朋友和家人在关心她。她解释说:“那不算,因为他们并不了解真实的我。你看噢,伯恩斯博士,在内心我绝对是烂透了的,我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人。绝对不会有任何人哪怕真正片刻喜欢我!”通过这种贬损积极体验的方式,她可以一直坚持自己的消极信念,而这种信念和她的日常经验相比显然是不真实不连贯的。  

    你的消极想法或许没有她那么极端,不过可能你还是每天数次在不经意间忽略掉了发生在你身上的许多真正积极的东西。这种行为使生活逊色不少,并使事情变得不必要的黯淡。  

    5、跳跃式结论。

      

    你会武断地跳到一个不被周围事实所支持的消极结论上来。这种情况的两个例子就是“测心术”和“先知错误”。  

    测心术:你假定其他人都瞧不起你,你对此深信不疑,甚至不愿去检验一下。假定你作了一场出色的演讲,但你又发现前排有一个人在打盹。事实上那天晚上他是偶然闯进来的,但是你并不知道这一点。你或许就会想:“这个听众认为我很讨厌。”假如在街上你的一个朋友和你擦肩而过,但是没有和你打招呼,因为他正全神贯注地在想一件事情,并没有注意到你。你或许会错误地得出结论说:“他不理我,所以他肯定不再喜欢我了。”或许某天晚上你爱人没有搭理你,因为她在工作中受到了批评,正为此感到难过,所以就没有心情和你说话。你的心可能会沉下去,因为你会对沉默作出这样的解释:“或许她生我的气了。我做错什么了?”  

    针对这种想象出来的消极反应,你或许会退缩,或许会反击。这种自我打击的行为模式就像一个自我满足的预言,与一种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东西建立了一种消极的相互影响的关系。  

    先知错误:就好像你有一颗只预言不幸的水晶球一样。你猜想某些事情要发生,然后你就把这个预言当做一个事实,尽管这并不是真实的。一位中学的图书管理员在焦虑时反复对自己说:“我快要死过去了,简直要疯了。”这个预言当然是不真实的,因为她一辈子从来没有死过去(也没有疯掉!)。而且她也没有什么严重的症状让她神志不清。在一次治疗会上,一位患抑郁症的敏锐的内科医生对我解释为什么他得放弃治疗:“我意识到我会一直很抑郁。我的不幸将延续下去,我深信这次或任何其他治疗都注定会失败。”关于症状的消极想法使他感到无望。在他开始治疗后不久他的症状得到了改善,这表明他过去的预言是多么没有根据。  

    你是不是发现自己也曾这样跳跃性地做结论?假如你传呼过一个朋友,而他又没有能够按时回电话,你可能就会变得抑郁,你会认为他可能其实已经收到了,但是没有什么兴趣给你回。扭曲的吗?(测心术。)于是你会感到心痛,决定不再打电话看看是怎么回事,你会对自己说:“如果我再回电话的话,他会认为我很讨厌。我只好装傻算了。”由于这一消极推测(先知错误),你会回避你的朋友,并且认为受到了羞辱。三周后,你了解到你的朋友根本没有收到你的信息。事实证明,所有的煎熬都不过是自己营造的一堆废话。心灵魔术的又一痛苦产物!  

    6、夸大与缩小。

      

    你可能会陷进去的另一思想圈套是“夸大”和“缩小”,不过我更喜欢称其为“双目镜把戏”,因为你要么不合比例地夸大事情,要么又不合比例地缩小事情。夸大通常发生在你看待自己的错误、恐惧或不完美之处时,你夸大了它们的重要性:“天啊!我做了一件错事。多糟糕,多可怕!流言似飞火,我的名声全毁了!”你通过双目望远镜的末端来看你的错误,使它们看起来又大又怪。这又可以称做“灾难化”,因为你把一件普通的消极事件看成了吓人的怪物。  

    当你考虑自己的力量时,你又会反着去做——你通过双目镜的另外一端去看待事情,这样事情就显得既微小又不重要。如果你夸大你的不足,缩小你的优点,你肯定会觉得自己卑贱。不过问题不在你——而在于你所戴的可恶的透镜上!  

    7、情绪推理。

      

    你把自己的情绪当做真理的证据。你的逻辑是:“我觉得自己像一颗哑火的臭弹,所以我就是一颗臭弹。”这种推理是一种误导,因为你的感情反映了你的思想和信念。如果它们被扭曲了——许多情况下都是这样,你的情绪就没有了合理性。可以作为情绪推理的例子有:“我觉得有罪,所以我肯定干过坏事。”“我感到灭顶般的无望,所以我的问题肯定不可能解决。”“我感到有欠缺,所以,我一定是一个无价值的人。”“我没心情做事情,所以我最好躺在床上。”或“我很恼你,这表明你做得不好,而且总是想利用我。”  

    情绪推理几乎在你的所有症状中都有所体现。因为对你来说事情这么消极,所以你就假定它们是真的。你不会想到要去挑战创造出你感情认知的有效性。  

    情绪推理的一个常见后果就是拖延。你回避擦桌子,因为你告诉自己:“我一想起脏兮兮的桌子就恶心,擦桌子是不可能的。”六个月后,你终于做了这件事。事实证明这件事是很让人满意的,并没有那么艰苦。你一直在愚弄你自己,因为你养成了一种让消极感情指导你行为方式的习惯。  

    8、应该陈述。

    你试图通过说“我应该做这个”、“我必须做这个”来激发自己。这种陈述会让你感到有一种压力和怨恨。矛盾的是,你最终会感到冷淡和缺乏动力。阿尔伯特•艾利斯将此称做“必须强迫症”,我称之为“应该”生活法。  

    当你把应该陈述往别人身上套时,你通常会感到灰心。第一次诊疗,我由于有急事晚了五分钟,新来的病人就想:“他不应该这么以自我为中心。他应该快一些。”这个想法使她感到心酸,心中充满怨恨。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陈述为你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情绪紊乱。当你自己的行为在现实中没有达到标准时,你的应该陈述就会使你讨厌自己,让自己感到羞耻和内疚。当其他所有人的行为没有达到你的期望时——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你会感到痛苦,并认为自己才是对的。你要么改变自己的期望以接近现实,要么永远被人们的行为搞得情绪沮丧。假如你发现自己有这种不好的应该习惯,可以参照后边我在有关负罪感和愤怒的章节里为你提供的一些有效的“应该和不应该”去除法。  

    9、贴标签与标签不当。

      

    为自己贴标签意味着你基于个人所犯的错误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完全消极的自我形象。贴标签是过于概括的一种极端形式。其背后的哲学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准就是看他所犯的错误。”当你开始用“我是一个……”这样的句式描述自己的错误时,你就有了绝好的为自己贴标签的机会。比如,当你在第十八洞失球时,你可能会说:“我天生就是个失败者”而不说“这一洞我打坏了。”同样地,当你投资的股票只跌不涨时,你或许会想:“我是一个失败者”而不说“我投资错了。”  

    给自己贴标签不仅是自己打击了自己,而且是非理性的。你的自我不能够和任何你做的某件事情相等同。你的生命是一系列复杂的,永远变动着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之流。换句话说,你更像一条河而不是一尊雕像。别再试图用消极的标签定义自己了,它们是非常简单、非常错误的。你什么时候因为吃就认为你是一个“吃客”、因为呼吸就说你是一个“呼吸者”了?这完全是废话。但是当你根据自己某一方面的不足而为自己贴标签时,这种废话就变成了一种痛苦。  

    当你给别人贴标签时,你难免会产生敌意。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老板会把他不时会发怒的秘书称做“一个不合作的婊子”。由于贴上了这种标签,他会憎恨她,不时会跳起来指责她。反过来,她也会把他称做“感觉迟钝的沙文主义者”,而且一有机会就抱怨他。长此以往,他们就互相掌握了对方的要害,把对方的每一个缺点或不当之处都看做是对方没有价值的表现。  

    标签不当是指用不准确的言辞或过于情绪化的言辞来描述一件事情。比如,一位正在节食的妇女吃了一碟冰淇淋,然后她就想:“我是多么讨厌,多么恶心自己呀。我是猪。”这种想法让她感到难过,于是她就吃下了整夸脱冰淇淋!  

    10、归己化。

      

    这种扭曲是负罪感之母!即便毫无根据,你也会假定自己应该为某一消极事件负责。你武断地认为事情的发生是你的过错,或反映了你的不足,即便在这件事上你并无责任。比如说,假如一个病人没有完成我所提供的自助项目,我就可能会有一种负罪感,因为我想:“我是一个让人讨厌的治疗师。她没能努力帮助自己是我的错。让她好起来是我的责任。”当做母亲的看到孩子的汇报卡,老师在上边批改说孩子做的不好,做母亲的马上就会想:“我一定不是一个好母亲。这张卡表明我是多么失败。”  

    归己化使你充满负罪感。你深受责任的麻痹与重负之苦,责任会迫使你把整个世界都压到自己肩上。你会在影响别人还是控制别人之间困惑。作为一名教师、顾问、家长、医生、销售员、经理,你肯定会影响和你交往的其他人,但是没有人会期望你控制他们。别人的所作所为最终是他们自己的责任,而不是你的责任。后边我们就会讨论到用什么方法克服你的归己化倾向,并使你的责任感降到可控的、现实的程度。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5分

  • 主题深度:4分

  • 文字风格:8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3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4分

  • 章节划分:6分

  • 结构布局:4分

  • 新颖与独特:4分

  • 情感共鸣:6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8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4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5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5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 是否包含广告:5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6分

  • 稳定性:4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博大精深(624+)
  • 二星好评(529+)
  • 情节曲折(624+)
  • 体验差(478+)
  • 一星好评(204+)
  • 体验满分(534+)

下载评价

  • 网友 相***儿: ( 2025-01-31 17:53:26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訾***晴: ( 2025-02-02 20:36:06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瞿***香: ( 2025-01-12 19:30:36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晏***媛: ( 2025-01-12 06:37:52 )

    够人性化!

  • 网友 菱***兰: ( 2025-01-27 04:33:57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后***之: ( 2025-01-09 16:57:42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辛***玮: ( 2025-01-09 11:51:45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冯***丽: ( 2025-01-27 07:08:36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苍***如: ( 2025-01-11 23:06:39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最新书籍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