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模拟-理论与实验【正版书籍,满额减】 kindle 电子书 免费 下载地址
![分子模拟-理论与实验【正版书籍,满额减】kindle格式下载 分子模拟-理论与实验【正版书籍,满额减】 kindle格式下载](https://img3m1.ddimg.cn/53/4/11549779811-1_h_1693654832.jpg)
分子模拟-理论与实验【正版书籍,满额减】kindle电子书网盘下载地址一
- 文件名
- [百度网盘 下载] 分子模拟-理论与实验【正版书籍,满额减】 kindle格式电子书
- [阿里云盘 下载] 分子模拟-理论与实验【正版书籍,满额减】 kindle格式电子书
- [腾讯微云 下载] 分子模拟-理论与实验【正版书籍,满额减】 kindle格式电子书
- [坚果云 下载] 分子模拟-理论与实验【正版书籍,满额减】 kindle格式电子书
- [迅雷下载 下载] 分子模拟-理论与实验【正版书籍,满额减】 kindle格式电子书
- [华为网盘 下载] 分子模拟-理论与实验【正版书籍,满额减】 kindle格式电子书
- [天翼云盘 下载] 分子模拟-理论与实验【正版书籍,满额减】 kindle格式电子书
- [360云盘 下载] 分子模拟-理论与实验【正版书籍,满额减】 kindle格式电子书
- [夸克网盘 下载] 分子模拟-理论与实验【正版书籍,满额减】 kindle格式电子书
- [115网盘 下载] 分子模拟-理论与实验【正版书籍,满额减】 kindle格式电子书
- [蓝奏云 下载] 分子模拟-理论与实验【正版书籍,满额减】 kindle格式电子书
- [城通网盘 下载] 分子模拟-理论与实验【正版书籍,满额减】 kindle格式电子书
- [本地下载 下载] 分子模拟-理论与实验【正版书籍,满额减】 kindle格式电子书
分子模拟-理论与实验【正版书籍,满额减】kindle电子书网盘下载地址二
- 文件名
- [百度网盘 下载] 分子模拟-理论与实验【正版书籍,满额减】 kindle格式电子书
- [阿里云盘 下载] 分子模拟-理论与实验【正版书籍,满额减】 kindle格式电子书
- [腾讯微云 下载] 分子模拟-理论与实验【正版书籍,满额减】 kindle格式电子书
- [坚果云 下载] 分子模拟-理论与实验【正版书籍,满额减】 kindle格式电子书
- [迅雷下载 下载] 分子模拟-理论与实验【正版书籍,满额减】 kindle格式电子书
- [华为网盘 下载] 分子模拟-理论与实验【正版书籍,满额减】 kindle格式电子书
- [天翼云盘 下载] 分子模拟-理论与实验【正版书籍,满额减】 kindle格式电子书
- [360云盘 下载] 分子模拟-理论与实验【正版书籍,满额减】 kindle格式电子书
- [夸克网盘 下载] 分子模拟-理论与实验【正版书籍,满额减】 kindle格式电子书
- [115网盘 下载] 分子模拟-理论与实验【正版书籍,满额减】 kindle格式电子书
- [蓝奏云 下载] 分子模拟-理论与实验【正版书籍,满额减】 kindle格式电子书
- [城通网盘 下载] 分子模拟-理论与实验【正版书籍,满额减】 kindle格式电子书
- [本地下载 下载] 分子模拟-理论与实验【正版书籍,满额减】 kindle格式电子书
寄语:
【速开发票,优质售后,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
内容简介:
《分子模拟——理论与实验》篇主要介绍分子模拟技术基础理论,内容涉及量子力学方法和分子力学方法,其中重点介绍了基于分子力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第二篇为9个有代表性的实验,内容涉及无机、有机、胶化、高分子等学科,可供读者亲自上机操作,重在帮助学生从分子层次上理解化学物质的结构性能关系、动力学性质和反应特性等,培养学生采用分子模拟技术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并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分子模拟——理论与实验》可供从事计算化学的科研工作者使用,也可作为化学化工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
书籍目录:
篇分子模拟理论基础/1
章绪论2
1.1分子模拟2
1.2基本概念4
1.2.1坐标系4
1.2.2分子图形5
1.2.3分子表面5
1.2.4原子模型和粗粒模型7
1.2.5模拟方法8
1.3分子模拟历史9
1.3.1早期的刚性球势和LennardJones势9
1.3.2小的非极性分子10
1.3.3极性分子和离子10
1.3.4链分子和聚合物10
1.3.5分子模拟中的系综10
1.3.6多体相互作用11
1.3.7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11
1.4模拟资源12
参考文献15
第2章统计力学基础17
2.1统计力学基本原理17
2.1.1系综17
2.1.2热力学平均18
2.1.3其他涨落热力学性质19
2.1.4输运系数21
2.2粒子动力学22
2.2.1非约束粒子的运动22
2.2.2受约束粒子的运动23
2.2.3维里定理27
参考文献27
第3章力场28
3.1势函数29
3.2简正模式30
3.2.1特征运动30
3.2.2分子光谱31
3.2.3光谱与力常数31
3.3简单体系的分子力场32
3.4势能函数的具体形式33
3.4.1键伸缩势34
3.4.2键角弯曲势35
3.4.3二面角扭转势36
3.4.4离平面的弯曲势38
3.4.5交叉项40
3.4.6van der Waals势40
3.4.7静电相互作用41
3.4.8氢键势43
3.5常见的力场43
3.5.1OPLS力场44
3.5.2ECEPP/3力场44
3.5.3AMBER力场45
3.5.4CHARMM力场45
3.5.5MM3力场46
3.5.6CFF力场47
3.5.7通用力场48
3.5.8PASS力场48
3.6联合原子和约化处理49
3.7粗粒力场50
3.7.1MARTINI力场50
3.7.2从全原子到粗粒模型52
3.8多体势53
3.9水分子力场54
3.9.1简单水分子模型54
3.9.2可极化水分子模型56
3.10选择力场56
3.10.1力场的命名56
3.10.2力场的发展趋势57
3.10.3如何选择力场57
参考文献58
第4章能量化64
4.1势能面64
4.2势函数的极小值65
4.3非导数求极值法67
4.3.1单纯形法67
4.3.2按序单坐标逼近法68
4.4导数求极值法69
4.5一级导数求极值法70
4.5.1最速下降法70
4.5.2共轭梯度法74
4.6二级导数求极值法75
4.6.1牛顿拉森法75
4.6.2准牛顿拉森法76
4.6.3沿对角线分块牛顿拉森法77
4.7能量化方法的选择和收敛性判据77
4.8过渡态结构与反应路径78
4.8.1鞍点和二次区域79
4.8.2搜寻鞍点81
4.8.3反应路径82
4.9溶剂化效应83
参考文献84
第5章模拟中的基本原理85
5.1短程相互作用86
5.1.1相互作用力86
5.1.2周期边界条件 86
5.1.3非周期边界方法87
5.1.4最近镜像方法88
5.1.5近邻列表89
5.1.6连锁格子方法90
5.1.7后续处理问题91
5.2长程相互作用94
5.2.1Ewald求和法95
5.2.2反应场方法98
5.2.3PPPM方法100
5.2.4树状方法101
5.3模拟过程103
5.3.1选择初始构型104
5.3.2判断平衡104
5.3.3模拟结果和偏差分析107
参考文献108
第6章Monte Carlo 模拟110
6.1Monte Carlo模拟中的配分函数110
6.2Monte Carlo原理112
6.2.1函数积分112
6.2.2Metropolis取样和Markov链113
6.3基本Monte Carlo模拟115
6.3.1算法116
6.3.2平动116
6.3.3取向运动117
6.4不同系综中的Monte Carlo模拟121
6.4.1正则系综122
6.4.2等温等压系综123
6.4.3巨正则系综125
6.4.4微正则系综125
参考文献126
第7章分子动力学模拟128
7.1积分运动等式128
7.2Verlet预测方法129
7.2.1Verlet算法129
7.2.2蛙跳Verlet算法130
7.2.3速度Verlet算法130
7.2.4Beeman算法131
7.3Gear预测校正方法131
7.3.1基本的Gear算法131
7.3.2Gear算法的改进方法132
7.4分子体系中的积分方法132
7.4.1小分子133
7.4.2大分子133
7.5不同系综中的分子动力学138
7.5.1微正则系综138
7.5.2正则系综139
7.5.3恒压恒焓系综143
7.5.4等压等温系综145
7.5.5巨正则系综146
7.6相关函数148
7.6.1时间相关函数148
7.6.2空间相关函数150
7.6.3输运性质151
参考文献152
第8章介观模拟155
8.1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155
8.1.1基本原理155
8.1.2如何选择步幅和噪声158
8.1.3如何选择排斥参数159
8.1.4如何选择FloryHuggins参数160
8.1.5DPD在胶体化学中的应用实例161
8.2介观动力学模拟162
8.2.1热力学部分163
8.2.2动力学部分165
8.2.3参数部分166
8.2.4介观动力学在聚合物溶液中的应用实例166
参考文献167
第9章量子化学168
9.1Schr dinger方程168
9.1.1Born-Oppenhemer近似169
9.1.2单电子近似170
9.1.3原子轨道线性组合近似171
9.1.4Roothaan方程171
9.2电子相关和后HF方法172
9.2.1组态相互作用173
9.2.2多体微扰方法174
9.3密度泛函理论176
9.4基函数(基组)的选择177
9.4.1LCAO178
9.4.2STO(Slater type orbital)178
9.4.3双ζ及三ζ基178
9.4.4GTO(Gaussian type orbital)179
9.4.5简缩的Gaussian基组179
9.4.6分裂价基180
9.5半经验分子轨道方法181
9.5.1全略微分重叠方法(DO)181
9.5.2间略微分重叠方法(INDO)182
9.5.3忽略双原子微分重叠方法(NDDO)182
参考文献182
第二篇分子模拟实验/183
0章分子模型的创建与优化184
10.1分子模型的绘制184
10.2分子构型优化186
10.3复杂分子结构的创建189
思考题191
1章分子轨道的计算和分析193
11.1分子轨道等值面图193
11.2总电子密度图196
11.3静电势图196
11.4电荷分布图198
11.5分子表面199
思考题201
2章势能面计算202
12.1键的断裂203
12.2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206
12.3分子构象搜索209
12.4化学反应势能面扫描213
思考题215
3章化学反应模拟216
13.1计算化学反应的自由能216
13.2优化搜索过渡态220
思考题225
4章分子光谱计算226
14.1红外和拉曼光谱226
14.2紫外可见光谱230
14.3X射线衍射光谱235
5章溶液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239
思考题244
6章固体材料表面吸附行为的Monte Carlo模拟245
16.1吸附等温线245
16.2吸附构型249
16.3吸附动力学250
思考题252
7章表面活性剂聚集行为的介观模拟253
17.1DPD方法模拟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的聚集行为253
17.2Mesodyn方法模拟嵌段共聚物的相行为256
思考题259
8章生物膜的粗粒化模拟260
思考题269
参考文献270
附录271
附录ⅠMaterials Studio软件简介271
附录ⅡOrigin自定义函数拟合及构建三维势能面、能量折线图的方法284
1.自定义函数拟合284
2.绘制三维势能面285
3.绘制能量折线图287
后记290
作者介绍:
苑世领,山东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自1999年开始,为化学院本科生讲授《物理化学》,并从2005年为研究生开设《分子模拟及其应用》课程。
自2000年以来从事分子模拟计算工作,先后承担五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多个油田横向项目,发表SCI论文一百余篇。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量子力学关注的是电子,体现的是依赖电子分布的性质,特别适用于研究化学键的形成与断裂,有别于前面几章讨论的分子力学。量子力学伴随着第一代计算机的出现就涉足了诸多研究领域,今天我们用到的不同量子力学方法都是前辈们持续不断在理论和方法上发展的成果。早期量子力学的应用还仅限于原子,或者高度对称的体系,现在借助计算机的方法,量子力学已经能够处理真实、实验工作者感兴趣的实际体系。
化学的研究对象归根结底是电子、原子核等微观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而微观物体的运动规律,就是在20世纪30年代发展起来的量子力学。*量子化学的方法,就是用量子力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化学问题。*由于量子力学是微观化学物质所遵循的基本规律,所以量子力学是整个化学学科的理论基础。
计算化学的任务,就是求解薛定谔方程,然而对绝对部分分子体系而言,薛定谔方程至今仍不能精确求解,只有单电子类氢原子或者离子的薛定谔方程才有精确的解析解。即使如此。氢原子的严格解的结果为解决更复杂的薛定谔方程提供了理论支持,在此基础上,人们通过各种近似,为解决多原子分子的薛定谔方程发展出许多近似方法。
...量子力学是以求解电子运动方程为基础的,它的计算量随电子数增加呈指数形式增长..
另一种可靠的方法是分子力学。
...
分子力学以分子“模型”(“模型”代表一种近似描述)为基础,采用经验势函数表征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求解牛顿力学方程,描绘出实体相点的运动轨迹,从中筛选出能量极值点和相应的分子构象,计算平衡和非平衡性质。
...
“分子性质的计算机模拟”,简称“分子模拟”。
...
计算机结果的优劣直接受控于分子模型合理性和势函数的可靠性。... 计算结果的可靠性事前往往难以估计,必须与实验结果对比检验后,才能确定能否被接受。当理论计算与实验数据总体符合良好时,才有可能进一步运用这一模拟技术提供更多的预测数据来指导实验。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分子模拟:理论与实验》可供从事计算化学的科研工作者使用,也可作为化学化工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
书籍介绍
《分子模拟——理论与实验》第一篇主要介绍分子模拟技术基础理论,内容涉及量子力学方法和分子力学方法,其中重点介绍了基于分子力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第二篇为9个有代表性的实验,内容涉及无机、有机、胶化、高分子等学科,可供读者亲自上机操作,重在帮助学生从分子层次上理解化学物质的结构性能关系、动力学性质和反应特性等,培养学生采用分子模拟技术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并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分子模拟——理论与实验》可供从事计算化学的科研工作者使用,也可作为化学化工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
精彩短评:
-
作者: 太空猫 发布时间:2018-10-06 14:43:03
船山老夫子千古~~接下来看《读通鉴论》。。。。
-
作者: emola 发布时间:2019-03-18 23:36:34
被推荐了解一下VIE(毕竟长居杭州),别人家的硕士论文:)细看了首章和结语,结语非常有前瞻性预测了近期颁布的《外商投资法》情况,删除了草案中将VIE纳入调整范围的条款;新法对VIE的继续默许,和为TMT量身打造的科创板,是商务部和证监会两个爸爸博弈的结果吧(阴谋论)。扣一星是因为,VIE作为许多中国公司境外上市的无二之法,税务问题不可避免,且与上市后融得的巨额资金相比并不足道,此番梳理在VIE架构搭建中恐是分量相当有限
-
作者: Jerry 发布时间:2011-10-30 05:10:18
这学期各种被折磨。。
-
作者: 送你一杯乙硫醇 发布时间:2017-10-25 23:57:02
已购
-
作者: 咖啡来了 发布时间:2022-03-30 15:33:25
前面的几个章节 听不错 关于读书的误区 还有如何阅读 选书 心理建设等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就写的没有那么的体系系统了 就感觉有点乱七八糟起来 最后附录给出了一些工具内的内容 感觉是适合小白的 里面也提到了20%的概念 也算是非常好的一个运用吧
-
作者: 叮当想旅行 发布时间:2019-01-16 13:13:06
3.5,故事性不是特别强,以色列建国确实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作者站在犹太人的视角来叙述,虽然文后对犹太人自身有一定的探讨与反思,但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其实也是这场运动的受害者。期待有一本书能对两个民族的交互进行对比与探究。
深度书评:
-
大部头,不实用。
作者:生生不息 发布时间:2019-05-24 05:38:07
这套书没见的时候,看出版社的介绍,还有书名,心里一直惦记着,认为绝对是权威中医参考书,恨不得快一些看到,结果后来真的看到了,心里很有些失落,把十本书全部条文分解,按编者的意思重新分类组合,混编到一起,成了大杂烩。本来这些书的作者不同,学术观点不一样,本来每本书都分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一混编,不伦不类,而且有大量条文是一再重复的,让人看了不厌其烦,实用性不大。不过,印刷的挺好,也费了编者大量精力和时间,给两颗星。这就是闻名胜似见面,见面不如闻名。
-
从弱小民族到少数族裔:康拉德的世界之眼与20世纪文学启示录
作者:jakdan 发布时间:2021-01-22 07:36:31
The Dawn Watch2017初版封面
王安忆说:“我们也许会发现,在现代的文学中,作出更大贡献的往往是身处现实边缘的作家,比如犹太人、妇女、少数民族、同性恋倾向者、残疾人,这或许是因为他们所处位置与现实保持一定距离的缘故……”。(王安忆:《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
“少数民族文学”在中国文学格局中处于边缘,而在世界文学版图中却雄据要津,充分验证了王安忆的判断。老舍最爱的西方作家(称他为“近代最伟大的境界与人格的创造者”)、被誉为“早期现代主义的先驱”和“英国文学界里耐人寻味的异客”的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1857~1924)正是“少数民族”:身为波兰裔(他的波兰语名Józef Teodor Konrad Nałęcz Korzeniowski),不论是在他出生的俄罗斯帝国还是后来他入籍的大英国帝国,他都是个“异乡客”。1772年、1793年和1795年的三次瓜分,使“波兰”成为地图上不存在的国家。他出生时,家乡别尔基切夫(波兰语:Berdyczów;乌克兰语:Бердичів)这座曾属波兰立-陶宛联邦(波兰第一共和国)、人口以乌克兰和犹太裔居多的小镇正处于沙皇统治下(今属乌克兰)——身处别尔基切夫、俄罗斯帝国或是英国,波兰人康拉德都是“少数”,而那个由波兰贵族建立的国家——波兰第一共和国早已是欧洲地图上的“无名之地”。可在身为民族主义者的康拉德的父母心中,“波兰”是他们唯一在乎的“有名之地”。他们把这个“暗道般的视角”给予了康拉德(本书第5页)。随着他们在沙俄的流放中相继去世,13岁的康拉德彻底成了孤儿。为避免兵役及革命家父亲的“连累”,摆脱俄罗斯籍波兰裔的不利身份,他在舅舅帮助下尝试加入奥匈帝国国籍,也曾尝试做一个法国人,但最后选择了英国。他的身份也由此经历了由沙俄统治下的“弱小民族”向大英帝国的“少数族裔”的转换。《守候黎明:全球化世界中的约瑟夫·康拉德 》(
The Dawn Watch: Joseph Conrad in a Global World
)的故事便从这里开始对康拉德及其时代娓娓道来。该书第一部分“国族”详考了康拉德的家世与早年生活。而首章“没有家,没有国”不禁让人想起老舍笔下的孤儿牛天赐和舒群“没有祖国的孩子”——作为一种“宿命”,个人与集体的连结方式在大时代里洵非偶然,孤儿则在文学修辞上天然成为弱小民族的绝佳譬喻。
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
在康拉德——这位俄罗斯帝国统治下的波兰族裔、天主教徒和“什拉赫塔”(
szlachta,
占波兰人十分之一的“贵族”,“波兰-立陶宛共和国”的“公民脊梁”)成为大英帝国公民后,37岁的他开始用英语——他人生中第四门语言(之前是波兰语、法语、俄语,21岁时他才学习了英语)写作。从这个意义上康拉德的文学和生平与弗朗茨·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年,奥匈帝国及帝国解体后捷克的犹太裔作家,以德语写作)、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 1882~1941,生在大英帝国统治下的爱尔兰族裔作家,以英语写作)颇具某种相似,也正因此康拉德成为由卡夫卡、乔伊斯等所开启的“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 康拉德的英语带有明显的“外国腔调”,拉迪亚德·吉卜林(Joseph Rudyard Kipling,1865~1936)说“读康拉德的时候我一直有种感觉,就好像我在读一位外国作家的出色译作”,《“水仙号”的黑水手》(
The Nigger of the “Narcissus”
)“更像是俄国小说而不是英国小说”。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在1923年的短文《康拉德先生:一次对话》里也表达了类似看法:“当然他是个在19世纪的尾声里踏上这些海岸的奇怪幽灵——一位艺术家,一位贵族,一个波兰人……因为在这许多年之后,我还是无法把他当作英国作家。他过于正式,过于礼貌,过于小心谨慎地使用着一种并不属于他自己的语言。”这些同时代英国作家的评价让人不禁想起卡夫卡的写作——正因这种混血的翻译腔和“非正宗性”,使身处奥匈帝国边陲、 兼通德语、捷克语和意第绪语的卡夫卡笔下充满语法错误的“枯涩的德语”具备了独特性:一方面,跨语的文学实践使其语言具备了重层所指,使作品突破了表层文本而具备隐喻象征意义上的潜文本空间;另一方面,这种远离“中心”的“边陲书写”使其文本摆脱了来自权力中心的宰制而具备“解域化”(deterritorialization)特征,而这一颠覆本身隐含着对既有德语文学审美典律的颠覆。德勒兹(Gilles Deleuze)将这种不是以少族裔语言书写,而是少数族裔以“主流语言”书写的文学称为“少数文学” (minor literature)。藉此“后母语”(关纪新,2009)的“少数文学” 开创出一个别于母语和书写语的“第三空间”(third space)——细细想来,从曹雪芹到文康,直到老舍乃至王朔的“京旗汉语”何尝不是如此?
晚年康拉德
康拉德的父母
回到康拉德与卡夫卡的的时代,正是欧洲民族主义风起云涌之际。“民族国家”的出现是现代性的产物也是现代性的棱镜,“民族问题”“少数民族”乃及“弱小民族”议题则是“民族国家”及“官方民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生成过程或曰现代性的衍生品——在这个意义上,“弱小民族”必然在民族国家生成语境下更敏锐地捕捉到现代性症候,而“少数民族文学”,尤其德勒兹意义上的“少数文学”也由此必然春江水暖般引领现代主义文学。
掌握波兰语、俄语、英语等多语种、同是波兰移民的学者兹齐斯瓦夫·纳杰德(Z. Joseph Conrad Najder)因对康拉德的波兰背景有特别见解而广受赞誉,对康拉德他评价道:“一个人远离天然环境——家庭、朋友、社会团体、语言——即使是来自有意识的决定,也常常引起……内在的紧张,因为它往往使人们对自己不太确定,更脆弱,更不确定他们的……位置和……价值……”。可见老舍深爱康拉德的深层原因——他们本是同命人。(关纪新曾说:一个民族的文学终究还需要本民族的学者进行诠释。纳杰德之于康拉德研究,也正如关纪新之于老舍研究吧。)而相对于他的波兰裔同胞——同样因卷入波兰1863年起义而被流放远东的杨科夫斯基一家,康拉德的幸运大概是选择了海洋与文学。这让他的作品比扬科夫斯基(Юрий Михайлович Янковский, 1879~1955)的《猎虎的半个世纪》(
Полвека охоты на тигров
,1944)之类更加具备全球视野,以及想象、批判和反思而传世。后者却只能作为一份鉴证着屈辱的波兰民族同时作为“White Hunter”而出现在东方的可耻的历史证言。
在那个全球化的雏形时代,康拉德和吉卜林是大英帝国的两位重要作家――作为帝国事业的见证者,“他们都亲眼目睹、亲身经历过殖民强国在海外的所作所为,但他们最终的思考却截然不同。吉卜林无限推崇大英帝国的殖民主义意识,处处显示盎格鲁-萨克逊民族的优越性,作品中充满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和高人一等的权力意志。”(宝木笑:
超前的现代启示录:康拉德的偶然与必然
)对此,萨义德在《东方学》中曾做出尖锐批评。而康拉德的作品虽自1970年代以来受到尼日利亚小说家钦努阿·阿切贝(Chinua Achebe)的批评,认为《黑暗的心》是“一部可悲至极的冒犯之作”,充斥着对非洲和非洲人的刻板印象[Cihnua Achebe,An Image of Africa:Racism in Conrad’s Heart of Darkness,
The Massachusetts Review
18, no.4 (December1, 1977): 788, 790],但相比吉卜林,他仍是“不讨喜”的作家——他从不给小说加上任何“光明的尾巴”,虽然他对英国十分忠诚,但他对英国始终是既内在又外在的;摧残他童年时代的“大俄罗斯帝国压迫的阴霾” 以及身处大英帝国“边缘人”的位置使康拉德在全球化的网络中超越了帝国的视线,这种“视差之见”(the parallax view)和“越轨”或许证明了他本就不是“帝国主义”的“本格”而是其B面。或许这一切不过是沿着他的父母赋予他的,或少数人身份注定内在的“暗道般的视角”(本书第27页)进行的本能观察。年轻的巴拉克·奥巴马面对友人对其喜爱康拉德的质问时辩白道:“书里说的其实并不是非洲,不是黑人,而是关于作者自己,关于欧洲人、美国人。它讲的是一种看待世界的特定方式”[Barack Obama,
Dreams from My Father
, rev.ed.(New York:Three Rivers Press,2004), pp.102-3],而本书作者马娅·亚桑诺夫(Maya Jasanoff)则说康拉德“对帝国主义的讽刺和批评令人心潮澎湃”(本书页5-6)(这大概很好地概括了老舍对康拉德所有的钟爱和不满。老舍旅欧归国途中于南洋创作的《小坡的生日》,可以视为对康拉德的“帝国逆写”。) 基于此,康拉德厌恶“海洋文学作家”的标签并对赫尔曼·梅尔维尔(Herman Melville)的《白鲸》(
Moby Dick
)表示不屑是显然的——他批评《白鲸》是“一部不自然的捕猎狂想曲,三大卷里没一句真诚的话”(Joseph Conrad to Humphrey Milford,January 15,1907,Joseph Conrad,
The Collected Letters of Joseph Conrad
, vol.3, eds.Frederick R. Karl and Laurence Davie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p.408)。
白俄作家拜阔夫的满洲山林书写
The Revenant(《荒野猎人》)
如果康拉德活得够久,当他读到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老人与海》(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1952)或阿斯塔菲耶夫(Виктор Петрович Астафьев,1924~2001)《鱼王》(
Царь-рыба
,1976)时也未必会给出比对梅尔维尔更多敬意——深谙老舍的旗人罗常培怎么会看得上林语堂的北京故事(罗常培在《我与老舍》中说“他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比瞬息京华和风声鹤唳一类的玩意儿意味深厚”),兼具离散与无产者身份的共产国际情报员的阿城满族舒群面对《没有祖国的孩子》时又怎么可能选择《八月的乡村》的写作呢?(在萧军请求下他把这个写作素材让给了萧,并在萧写作《八月的乡村》的同时创作《没有祖国的孩子》。晚年舒群仍自信于当年的选择并对《八月的乡村》带给萧军的盛名和时人对自己的不解表示不屑)。康拉德想必对一切“White Hunter”的书写都是警惕的,或许只有当他读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1950)的《缅甸岁月》(
Burmese Days
,1934)或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1914~1996)的《抵挡太平洋的堤坝》(
Un barrage contre le Pacifique
,1950)、《情人》(
L'amant
,1984)一类帝国黄花式作品时才会会心微笑——这或许正说明了这个波兰人不仅见证了他的时代,更远远超越了时代。
身为波兰人,在全球化真正形成之前已经体验到了"全球化"——打破国家、民族、文明等种种边界的所可能带来的悲剧。二十余年的航海生涯,漂泊于各大洲与大洋之间,他以一个波兰人观察俄罗斯帝国的“暗道般的视角”去观察世界,敏锐而轻易地捕捉到了科技进步和帝国知识生产下的现代性之弊与人类即将遭遇的现代性普遍困境。他超前的全球化思维大概正源于此。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 )说大国的文学有其漫长丰富的传统,对小民族而言其文学却必然也只能是世界性的。康拉德的文学或许正是从“作品”之外的“作者”和“世界”这一角度,印证了昆德拉的判断也同样正确。
一战中俄罗斯、德意志和奥匈帝国的中欧战场
在康拉德时代前后,分处奥匈帝国与俄罗斯帝国统治下的波兰为世界贡献了亨利克·显克维支(Henryk Sienkiewicz,1846~1916,生于波德拉什地区)、约瑟夫·罗特(Joseph Roth,1894~1939,奥匈帝国占波兰地区的犹太裔,其出生地今属乌克兰)、艾萨克·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1904~1991,生于莱昂辛地区)、切斯瓦夫·米沃什(Czesław Miłosz,1911~2004)等一众文学大师;在作为现代性一环的共产主义运动领域,这一地区也涌现出罗莎·卢森堡(Rosa Luxemburg ,1871~1919,波兰地区犹太裔,后加入德国国籍)、利奥·约基希斯(Leo Jogiches,1861~1919,波兰地区犹太裔,卢森堡恋人,卢森堡和卡尔·李卜克内西遇害后的两个月里担任德国共产党主要领导,旋即遇害 )、捷尔任斯基(Feliks Dzierżyński,1877~1926)等“波兰”职业革命家(这大概也是“左联”中集群了舒群、端木蕻良、李辉英、马加等满族作家,及田贲、金剑啸、关沫南等满族左翼作家涌现的原因)。当然如不限定“波兰人”而是围绕“波兰问题”,还可以看到君特·格拉斯(Günter Wilhelm Grass,1927~2015)这样生于但泽(德语:Danzig,波兰语称Gdańsk“格但斯克”,今属波兰),毕生为两个国家、两个民族所拉拔的混血的“德国作家”(但泽市历史上反复为德、波两国争夺,而君特·格拉斯的母亲是波兰少数族裔卡舒比人,君特·格拉斯的情况与混血的端木蕻良情况颇多类似)。
罗莎·卢森堡沉尸处的纪念碑(柏林)
正是在康拉德作为现代主义先驱与卡夫卡作为现代主义标志的意义上,生于北京内城旗人社会的老舍与生俱来的“满洲之眼”与其“世界之眼”的视阈发生了叠合(毋宁说“满族性”并非固化,“满洲之眼”会随时代与主体一同“流动”)。由此,老舍也因其民国满族身份产生的“看待世界的特定的方式”,获得了类似康拉德与卡夫卡的人类现代性困境观照下更普遍的世界意义。老舍的“满洲之眼”正如康拉德的“波兰之眼”,为他认识他们的时代及自身与时代的关系,提供了“暗道般的视角”。大概可以说,恰恰是“少数”的身份,成就了康拉德使其成为“书写全球化的小说家”。 正如 《美国犹太文学》 所言,美国犹太文学“不仅仅是为某个民族的人民写作,而是为所有现代人写作。他们描述了现代状况下普通人的受难、边缘状态、受害、异化和救赎”,一语道尽了少数族裔文学面对现代性的超拔意义。
王安忆将“犹太人”和“少数民族”并置——其实“犹太人”文学在多数时候,都是“少数民族文学”(除非在以色列,但王安忆在这里强调的怕不是作为以色列文学的犹太文学,而是作为“少数民族文学”的“犹太文学”);亦或者,王安忆把“少数民族”作为一种专指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表述。但不管怎么说,王安忆只说对了一部分,他们的文学确实由于其“边缘”而伟大,但原因并不在或不止于“他们所处位置与现实保持一定距离”——更多时候,原因恰相反,是他们边缘人的位置使得其在某种结构与装配下,更早也更深层地逼近了现实,更切身地感知到现代性的残酷及其对人的异化——一个沙俄时代的俄罗斯人,怎么会比身为俄罗斯帝国下的“少数民族”——波兰族裔的约瑟夫·康拉德更懂现代性的残酷、其对人类的异化和对文明的威胁呢?
《吉姆爷》(Lord Jim )1900年初版封面
耶日·科辛斯基小说《被涂污的鸟》及改编的电影
当然,如果我们再看一看波兰境内的少数族裔——比如犹太人罗莎·卢森堡对波兰独立强烈的反对态度和对波兰民族主义的立场,就不难想见如套娃般的近代东欧民族历史的复杂性及“民族国家”本身作为现代性之一种的无力与吊诡。不幸或幸运的是,这个被列宁誉为“革命之鹰”、一手创建了波共与德共的犹太女性,1919年以德国公民的身份被枪杀在柏林——她再也未能回到波兰的土地,波兰第二共和国建立后这一地区的犹太人面对波兰族裔和各种势力的命运,则要从艾萨克·辛格、耶日·科辛斯基(Jerzy Kosinski,1933~1991,著有小说《被涂污的鸟》——犹太文学里的《牛天赐传》与《没有祖国的孩子》)等生于波兰地区的犹太裔的文学作品,以及杨·T. 格罗斯 (Jan T. Gross,1947~ )的《邻人:波兰小镇耶德瓦布内中犹太群体的灭亡》(
Neighbors:The Destruction of the Jewish Community in Jedwabn
, 2001)一类历史著作中去探寻。即便康拉德的小说 《诺斯特罗莫》(
Nostromo
) “ 流露出身为一个波兰人的政治犬儒主义” ,但马娅·亚桑诺夫仍在本书序言中指出康拉德“偶尔表现却无可抵赖的反犹主义令我深感鄙夷 ”——辛格与科辛斯基的答案,将与我们的传主康拉德的答案有何异同,也就成了另一个意味深长的问题,怕要借另一本辛格或科辛斯基的传记才能回答。
《邻人:波兰小镇耶德瓦布内中犹太群体的灭亡》封面
波兰犹太大学生证件上的歧视性盖章
凯尔采屠杀纪念牌。1946年7月,由于一名犹太儿童谎称被犹太人绑架导致凯尔采的波兰人对犹太居民进行屠杀,造成42名犹太人死亡。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俄罗斯帝国解体,波兰因而获得独立,波兰族裔终于重新赢得了“祖国”(当然,捷尔任斯基以“少数民族”的身份留在了苏俄和苏联,并创建了克格勃前身契卡),继而二战中又再度失去祖国。这短短20年里,波兰族裔的身份一变再变,但在对犹太人问题上有时与德国和俄国人比却不遑多让——如果康拉德的双亲有幸活到波兰第二共和国,身为波兰民族主义的他们会做出何种抉择?当然,以他们出生的时间而论,即便没有因为沙俄的迫害而早死在了1860年代,怕也等不到波兰第二共和国成立。康拉德似乎因此显得非常“辛运”——与罗莎·卢森堡一样他死在了一战后——1924年“客死”在英国,这让他既看到了波兰的复国,同时终生保持了“少数”这一“体面”的身份和作为一个人的尊严。回顾波兰在一个多世纪的外国统治下的历史,康拉德总结道:“波兰始终处在破坏性的巨大压力之下。这种压力是欧洲其他国家难以想象的,不仅在力量上是压倒性的,更是具有巨大腐蚀性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仍然保持了自己清醒的头脑。”也许正因此,他才葆有了那 “暗道般的视角” ,但他大概无法预料当受压迫的波兰人赢得自己的“祖国”后,对犹太人的迫害将使部分“清醒的头脑”陷入怎样的疯狂。
伦敦老舍故居(摄影:大不列颠小脆脆)
也正因此,康拉德对现代性的批评更多地从科学技术、全球化、殖民主义等维度展开,毕生他都没有机会切身地感受真正意义的“民族国家”(nation)与“国族主义”作为制度层面的现代性之恶。在康拉德去世的那个秋天,身为帝国遗民、民国夷民和弱国移民的旗人青年舒庆春来到伦敦。康拉德不会知道,这位来自遥远东方的读者伦敦五年中,有多少次曾与其神交,向其致敬,也向其表达一个东方人对其作品中流露的白人的傲慢及西方主导下全球化秩序的不满——对现代性,亲历列强殖民和民国“排满”的老舍恐怕有着比康拉德更深的切肤之痛。总之,1924年这个秋天,他们彼此错过了。老舍对此想必是遗憾的;但康拉德不该遗憾,他的东方弟子恢弘了他的志业——与他相比,老舍及其同时代的满族作家对现代性的反思和批判要彻底得多。
当然,康拉德的弟子不止老舍。他所开辟的主题,以及作品的叙事风格和反英雄人物塑造,使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1885~1930)、菲茨杰拉德(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1896~1940)、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海明威、伊塔罗·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 1923~1985)、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José de la Concordia García Márquez,1927~2014)、奈保尔( Vidiadhar Surajprasad Naipaul ,1932~2018)、库切(John Maxwell Coetzee,1940~ )、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1954~ )等文学大师都深受影响。菲茨杰拉德说:“我宁愿我写出了《诺斯特罗莫》而不是其他小说”,奈保尔则“抱怨”道:康拉德怎么会如此鬼使神差般“步步抢我之先”,如何就能在一百多年前就“思索我今日所识的世界”。考虑到康拉德生于19世纪中叶,1894年才完成自己最初的两部小说《奥尔迈耶的愚蠢》和《一个荒岛上的流浪者》,而其代表作《“水仙号”上的黑水手》和《吉姆爷》则完成于1897和1900年——从少数身份这一“暗道般的视角”出发,观察殖民主义与全球化,冷峻地分析科技进步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以及人类社会诸强势与弱势文明的关系,进而对现代性展开文学的辩证与人性的反思——可以说这个不幸的波兰人幸运地揭开了20世纪这个充满现代启示录的世纪的文学帷幕。而好戏,正当上演。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5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5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5分
-
稳定性:8分
-
搜索功能:7分
-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书籍多(600+)
- 无广告(221+)
- 速度快(78+)
- 好评(512+)
- 体验差(675+)
- 傻瓜式服务(299+)
- 微信读书(575+)
- 五星好评(400+)
- 一星好评(178+)
- 已买(550+)
- 引人入胜(504+)
- 书籍完整(430+)
下载评价
-
网友 濮***彤:
( 2025-01-16 08:18:06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居***南:
( 2025-01-16 01:55:53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訾***雰:
( 2025-01-09 07:57:56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沈***松:
( 2025-01-15 16:21:33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晏***媛:
( 2025-01-06 17:50:34 )
够人性化!
-
网友 丁***菱:
( 2025-01-12 05:00:04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饶***丽:
( 2025-01-18 06:40:45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戈***玉:
( 2025-01-05 00:14:08 )
特别棒
-
网友 菱***兰:
( 2025-01-26 21:02:44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詹***萍:
( 2025-01-13 00:20:11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郗***兰:
( 2025-01-06 23:16:24 )
网站体验不错
喜欢"分子模拟-理论与实验【正版书籍,满额减】"的人也看了
-
澳大利亚旅游指南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中国自驾游地图手册(2014版)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王执礼东方名家-天天健康礼品装37DVD视频现货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2017护理学(主管护师)考试历年考点解析 (第五版)(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定用书)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2015最新版)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申论标准预测试卷及历年真题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Patterns of Culture(ISBN=9780618619559)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牛仔大冒险/汪汪队立大功儿童安全救援漫画故事书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乌龙院大长篇之活宝传奇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八主祭祀研究(精)9787501066742兴海图书专营店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江户川乱步青年侦探全集 (18)人形豹 时代文艺出版社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爆笑校园逗趣版1 朱斌 绘【正版】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全新正版图书 趣味物理学别莱利曼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9787568287012人天图书专营店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高中必刷题 物理 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RJ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备孕 怀孕 坐月子 养孩子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疯狂Java讲义(第6版)(上册)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助理项目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第2版)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组织编写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决胜高考物理压轴题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贪污贿赂犯罪新型疑难问题研究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媒介史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筋膜释放技术——身体结构平衡调整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黄河变迁与开封城市兴衰关系研究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血染的冬天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战略管理:概念与案例(英文版·原书第21版)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JSP项目开发情境教程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全新正版图书 税法彭伟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9787568292900 税法中国教材普通大众人天图书专营店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牛津英汉双解商务英语词典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邮票图说欧洲绘画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9787567402751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教材解析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解读与应用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3分
人物塑造:7分
主题深度:4分
文字风格:5分
语言运用:7分
文笔流畅:8分
思想传递:5分
知识深度:3分
知识广度:6分
实用性:4分
章节划分:7分
结构布局:5分
新颖与独特:3分
情感共鸣:6分
引人入胜:6分
现实相关:3分
沉浸感:3分
事实准确性:4分
文化贡献:3分